育儿指南

两种情况会扼杀孩子的梦想,使用"迪士尼策略"帮助孩子轻松圆梦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梦想,这些梦想或曾真正实现,或曾终身成为泡影。

英国著名诗人丁尼生曾经说过:"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

可见,梦想是我们现实中所追求的东西,只有坚持不懈地去逐梦,才能使得梦想照亮现实。同样的,梦想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具有着非常大的魅力的。许多孩子从小就对我们提及过自己的梦想:

(1) "妈妈,我以后想当一名飞行员,遨游于蓝天之上。"

(2) "爸爸,我长大后想做一名科学家,来研究出更多的东西来帮助大家。"

虽然孩子都曾拥有过这些梦想,但是他们的梦想却很少有坚持下来,转化为现实的,很多孩子后来仅仅只满足于现状,让家长非常忧心,这通常与他们的梦想遭到扼杀有关。

两种情况会扼杀孩子的梦想,使用"迪士尼策略"帮助孩子轻松圆梦

孩子梦想遭到扼杀的2点原因

1. 家长的干预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曾说过:"孩子的发展是由许多相互渗透的系统所构成的。这些系统有所在社会与文化下的组织、意识形态;有家长的工作环境、职业;还有家长,同胞,伙伴,老师等,它们都在直接影响着孩子,其中最为直接,影响最早和最大的就是家长。"

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的天赋通常会首先展现在父母的面前,而家长的做法也往往对于孩子梦想的培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有时候家长也恰恰会表现出相反的作用,不少孩子的梦想正是由于家长的干预而扼杀到摇篮里。

邻居小王的孩子悠悠就是如此,她今年十一岁,从小悠悠就展现出了学习舞蹈的天赋。她在未上小学之前,就常常伴随着音乐随意地扭动。当时,小王的老公看见了,就对小王说:"我看女儿能够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说明了具有练习舞蹈的天赋,不如我们就培养她去学习舞蹈吧。"

谁知小王听了老公的话后,就非常生气的回应道:"练什么舞蹈,练舞蹈以后有什么出息,现在社会竞争那么激烈,给她培养舞蹈,还不如好好的管管她学习。"

就这样,悠悠学习舞蹈的梦想就因此而破灭,她长大后就经常因此来抱怨妈妈:"都怪你从小没培养我练舞蹈,才导致我不能像班上小茹那样站在台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像悠悠的这种情况,相信不少家长都做过。通常会以学习的借口,来干预和抹杀孩子的梦想,使得孩子无法圆梦,只得按照家长所设定的道路逐步的走下去。

2. 挫折上的打击

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无数人的失败,都是失败于做事情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距离时,就停了下来。"

很多孩子就是这样,他们不是没有梦想,也不是没有停止过对于梦想的追求,但是,往往他们在梦想的途中,遭遇到挫折上的打击时,就会被挫折所打倒,放弃了自己所追求的梦想。

同事小李前两天就愁眉不展的,看见他在工作上心不在焉的表现时,我就在中午的时候,问了一下:"小李,最近怎么了,看你工作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

面对我的追问,小李感慨了一声,就跟我诉说起了他的遭遇,这件事情还是他的7岁儿子健健引起的。三个月前的那天晚上,他习惯上的同健健夜谈,

就问了一句:"健健你的梦想是什么?"

健健回答:"爸爸,我想当一名画家。"

他追问:"为什么呢?"

健健答道:"因为我可以用画笔去画出自己所想的东西。"

于是,小李就为健健报了一个画画培训班,刚去的时候,健健还表现的比较积极,毕竟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不过,慢慢地健健就不再显得那么积极了,三天前,健健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去了,因为我发现画画越来越难了,怎么都画不好,老师都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我五六回了。"

健健

健健这样的孩子,就是经受不住挫折上的打击,轻易的就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孩子拥有梦想的好处

1. 可以激励着孩子前行

梦想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上,所追求的一种比较长远的目标。孩子有了梦想之后,就能够向着既定的方向去迈进,因为梦想是能够激励着孩子前行的。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展地就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反之,没有梦想的人就只能在昏昏噩噩中虚度光阴,使得生命丧失掉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今年重返央视春晚舞台的魔术师刘谦,从小的梦想就是要当一名魔术师。他7岁那年就对百货公司的专柜前的魔术表演深深吸引,就立志要当一名魔术师。这个梦想激励着他不断前行,哪怕是在这个阶段经历过父母的打骂、同学的冷落和邻居的嘲笑,他都没有放弃。

最终,梦想果然激励着他走向了成功。

健健

可见,拥有梦想是可以激励着孩子前行的。

2. 会更加具有力量

美国著名教育家帕克曾经说过:"力量是用它所战胜的事物来衡量的。"

对于孩子来说,梦想所体现的力量是更加强大的,它可以让孩子在梦想的道路上战胜挫折与困难:

(1) 孩子的梦想是为了考清华,哪怕是在困倦的时候,他依然在坚持撑住,只为了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2) 孩子的梦想是为了当一名歌手,哪怕嗓子练哑了,也不会放弃这一梦想。

魔术师

正是由于梦想所带来的力量,才让孩子能够坚持的走下去。

如何使用"迪士尼策略"来助力孩子圆梦

孩子光拥有梦想是不行的,也要考虑到这个梦想能否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迪士尼策略"来助力孩子圆梦。

"迪士尼策略"是由美国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沃特•迪士尼在工作中所采用的一种头脑策略:团队中产生一种创意的时候,他就会扮演三个不同的角色"梦想家"、"实干家"、"批评家",用于开发梦想以及梦想变为现实而提供最大可能性。

1. 让孩子先去思考自己的梦想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让孩子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而得知孩子梦想最好的方式,就是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我们可以主动的去询问:"宝贝,你的梦想是什么?"等到孩子回答之后,我们再为孩子下一步的计划。

2. 帮助孩子在梦想的过程中,制定可行性的计划

光有梦想而不去执行,就会让孩子陷入到一种空想的梦想之中,这样的梦想是无法得以实现的。而想让孩子实现梦想,我们就要为孩子去制定可行性的计划,来一步步地去帮助孩子实行,这个计划要设定为孩子目前所能达到的范围。

孩子想以后当一名数学家,我们可以在平常就开始锻炼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一定量的数学题和教会他们一些额外的数学知识,逐步去锻炼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家长

这样的话,孩子离自己的梦想就不远了。

使用好"迪士尼策略"能够帮助孩子轻松圆梦,我们不妨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