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面对熊孩子,总是控制不住情绪?好“教养”源自父母的好教育

文/蜂蜜妈妈

熊孩子”指那些不懂事、无规矩,经常闯祸,甚至父母已经没办法控制的孩子。这几年, 熊孩子”的段子随处可见,他们的各种危险行为也频频见诸报端。生活中有一种软硬不吃的熊孩子,在家是皇帝,什么都要他说了算。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刁钻,家里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在学校连老师的话都不听。类似于这样的孩子确实很烦,让父母操碎心。脾气好一点的父母,忍忍就过去了,脾气差一点的父母,孩子差不多被打骂的半死,依然教不好。

之前看新闻,德国汉莎航空一班长途机上,一恶魔”小孩在国际航班上不停地叫了八个小时,令全机乘客耳朵受罪。客机起飞后男童继续尖叫,更在机舱走廊跑来跑去,情况完全失控。他的妈妈却懒理,只解释儿子只是要上网,孩子难免犯错,让乘客彻底绝望了。熊孩子真的很让人生气,但孩子年龄小,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这个孩子的家长全程中并没有做出积极的制止。很多时候大家并不是不能理解熊孩子,真正不能接受的是熊家长。

面对熊孩子,总是控制不住情绪?好教养”源自父母的好教育

因此,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耐心就这样慢慢的被消磨掉了。可父母换位思考一下,熊孩子软硬不吃,归根结底还是你从小没教育好!可孩子到底要怎样教育呢?

01.熊孩子有一半的责任来自熊父母,家长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深圳有一位7岁的熊孩子,因撞伤小区的小朋友,被妈妈罚写了道歉信。因为很多字不会写,信里还夹杂着许多拼音。面对孩子所犯的的错误,不包庇,让孩子永于承担错误,这才是好家长的正确打开方式。

湖北武汉陈先生的孩子小军从3层出电梯前,把4层至30层的按钮按了个遍,遭到了小区业主的投诉。陈先生教育儿子,乱按电梯不仅会耽误其他人乘坐电梯,还会影响电梯运行安全。为了让孩子吸取教训,他和儿子一起写检讨。在陈先生的那份检讨书上,把这件事的经过简单讲明后,最后他这样说: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向大家道歉,并请大家一起监督孩子的行为。”小孩好玩是天性,家长及时调理是职任。与孩子一起面对其行为带来的后果,这样教育孩子,熊孩子一定会走入正轨。

02.家长做好言传身教

案例:

宁波的一位妈妈独自带孩子坐飞机,怕孩子会吵闹打扰到身边休息的旅客,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份礼物,里面是耳塞和两颗糖果,以孩子的口吻写的一张很温暖的小卡片。这位妈妈的举动能得到这么多赞赏,她没有像其他一些带有强盗逻辑的家长,觉得孩子哭闹是正常的,孩子打扰别人也不是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相信孩子在这样妈妈的养育下,长大也不会成为那种令人可气可恨的熊孩子。

家长作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应该做好的榜样,我们常说言传重于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言传身教更易让孩子步入人生正轨。 家长是什么样子,教育出的孩子往往就是什么样子,这就是熏陶的力量,更是耳濡目染的结果。

03.真正的软”是软到孩子的心里

让孩子觉得得到了所需要的,改变是值得的;其真正的含义应该是理解、包容、鼓励与引导”具体到孩子的行为时,要理解孩子的行为,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比如,孩子抢人家玩具”对客人不礼貌,或者招惹其他小朋友”的行为而言。孩子真正的本意并非故意对客人不礼貌或让小朋友哭”,而是想和小朋友玩,或引起大人的注意”。

如果家长一味的和孩子讲要和小朋友友好,对客人要礼貌”之类的软”道理,对孩子当然没有什么本质帮助,孩子自然不会听从了。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包容,让孩子改善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急于求成。而是说孩子,如果你在幼儿园可以和明明一起玩堆积木,爸妈就奖励你一个喜欢的东西,如果你不打扰客人叔叔和他聊天,爸妈就会奖励你喜欢的东西,这样会不会更好呢?

再或者,与其揪着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如抓住他的良好行为”。比如:孩子挺关心小朋友的,昨天小丽哭了,他就跑来告诉我了……那么这时候父母就引导孩子 该怎么做”,而不是只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做”。父母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最会去信任的人,只有父母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小朋友

04.真正的硬”也是硬到孩子的心里、 骨子里

家长详细地列出孩子与同年龄孩子的行为差距。请爷爷奶奶积极配合,让老一辈明白给孩子做靠山的利害关系,如果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和老一辈分开生活,毕竟隔代教育的孩子太溺爱了,教育阻力会非常大。这里要特别强调,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一边在教育,另一边在制止。

有意识地引导与示范孩子用积极的行为方式来表达愿望。比如:如果孩子用哭闹”的方式来得到满足,则全家要统一视而不见”,因为越是满足孩子,孩子潜意识就会觉得哭可以得到某样东西,以后尽管哭就好了。而一旦用哭闹的方式连续遭到全家人的拒绝”孩子将寻求新的行为方式,这个时候要注意积极引导与示范,告诉孩子可以这样做……”明确奖惩制度,不要让孩子钻空子,比如:学校不奖励的东西,反正家里会给的。

德国汉莎航空

人与人之间都是有安全距离的,这个距离不指实际,而是指心,每个人都有宽容度,这个宽容度大小不一。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践踏,谁知道什么时候就爆炸呢。养育孩子,本来就是一个大课题,既然给了他生命,就该要负责到底,抱怨辛苦本就没有用,别把这么多年做人的经历都给丢了,成了一对没素质又无知的父母,我会很替孩子感到心痛。孩子,大部分都是天使。只希望,不要都把天使们教育成熊孩子就好。

您家的孩子也是个熊孩子吗?如果是你要准备怎样应对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带给您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够在育儿方面对您有所帮助,您的支持是我们的最大动力。有任何育儿困难和疑问都可以留言或评论给我们,大家一起探讨~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儿母婴知识、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都在这里。关注@蜂蜜妈妈,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