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女儿》主人公六六是私生女,从小生活的非常艰辛,经常被人指指点点,在生活中格外敏感。无法改变身世的她,最终开始变得叛逆,虽然最后爱上了比她大20岁的老师,但仍然以悲剧收场,她失败的感情经历,其实都是源自于她对情感的缺乏。

现代社会中其实不乏像六六一样的女孩,如今的学生课业繁重,在这个成绩至上的年代,很多家长所关心的只有孩子的成绩,从不关心孩子的生活以及内心。虽然很多家长表面上是在陪伴孩子,不过这种陪伴所起到的作用无非是督促作业,并没有多大用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在吃饱穿暖的情况下,依然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这种陪伴实际上就是无效陪伴,父母对孩子并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反而会造成孩子情感饥饿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未来对孩子会产生不利影响。
一、情感饥饿的表现
1、不爱叫人
如果孩子有情感饥饿表现的话,不管是遇到熟人或者是陌生人都不太喜欢打招呼,有时候需要父母再三提醒才会叫人。朋友小美家的孩子性格内向,从来不会主动叫人,外出碰到一个楼道的邻居都不会打招呼,虽然小美多次提醒,但仍然无济于事。
2、做事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非常拖拉,比如早起穿衣服动作磨磨蹭蹭,要10分钟才能完成。刷牙的时候更要多次催促,吃饭也吃得很慢,放学回家每天的作业要弄到深更半夜。
3、学习不专心
一般情感饥饿的小孩学习不太专心,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难以集中,成绩不好也就算了,有时候你问他今天课上老师教了什么,他都答不出来,哪怕你对他严格,再三嘱咐他,但似乎没有任何成效。
4、输不起
有些小孩外出特别容易交到朋友,三言两语就能跟小朋友打成一片,但那些输不起的小孩就不太容易交到朋友。比如在玩游戏的时候太过注重输赢,赢了就不断炫耀,一旦输了就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他。当小朋友不喜欢跟他玩的时候,就会买一些好吃的东西来讨好别人。
5、没有耐心
还有一点就是做事情没有耐心,孩子去超市在玩具柜前迟迟不愿意离开,父母只能答应他的要求,买一套新的拼装玩具。但在回家之后,孩子似乎对玩具没有了兴趣,因为在拼的过程中有些复杂的图纸看不懂,就将新买回来的拼装玩具丢在一旁,又重新玩起了以前的旧玩具。

当孩子有了这些表现的时候,父母只关注表面现象,很少会从孩子的内心去考虑,其实这些表现都是因为孩子心中缺失了某些东西。
相信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总会有某个瞬间觉得非常孤独,而孩子一旦出现了情感饥饿,那么会对以下这几方面产生影响。
二、情感饥饿的危害
1、丧失自尊
情感饥饿的小孩,在生活中也会变得没有自尊,一个人学习的时候不会发现什么问题,如果发现同桌的成绩比他好,每次考试都要甩他好几名的时候,会不自觉放低自己的姿态。而且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话,也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哪怕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夺去,也不懂得主动挽回,反而处处顺从别人,处处忍耐别人。除了在这些方面之外,情感饥饿的小孩在未来的婚恋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大问题。因为渴望别人的关注,渴望别人的爱,哪怕是因为另一半的问题伤了自己,也会一再忍受,最终只能以两败俱伤来结束一段恋情。
2、不愿努力
缺爱的孩子在生活中不爱努力,因为缺乏父母的关注,缺乏家人的关爱,这类孩子往往觉得自己就算努力了,也没有人会在意。比如在一次考试中自己考了90分,虽然离100分还很遥远,但比起上次考试成绩已经进步了10分。但家人在看到这样的分数之后,只是简单地应付一下,并没有表扬以及鼓励孩子。此时孩子也会觉得不管自己是进步还是考了100分,父母都不会在意,所以就开始对学习懈怠,不愿意再继续努力。

3、不够自信
有些孩子特别自信,这其实跟他们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有些孩子长相比较普通,但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却非常开朗,相信在这背后一定少不了一个和谐的家庭以及关爱孩子的父母。因为父母的肯定,哪怕孩子自身有不少缺点,但却表现的非常自信,而缺爱的孩子很少敢展现自己。我有一个长相非常漂亮的朋友,哪怕放在人群中都能一眼看到她,但她从不觉得自己长得漂亮,反而觉得自己有很多缺点。在跟她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原来她的母亲在小时候从来没有表扬过她,甚至总在别人面前贬低她。在潜移默化中,她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甚至产生了情感饥饿,开始对自己不自信。
其实这些现象都是情感饥饿的表现,情感饥饿其实就是缺爱,相信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期处于缺爱的环境。如果不小心对孩子造成情感伤害的话,那么还可以用下面这些方式来进行补救。
三、情感饥饿的救赎
1、多陪伴孩子
社会发展快速的同时,现代人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很多白领都不能正常下班,有时候还要加班到深夜。自己尚且很少有休息的时间,更不要说是陪伴孩子了。但作为父母,既然选择生下孩子,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这责任里最重要的便是陪伴。如果有条件的话,父母应尽量抽出时间来多陪孩子,而不是只将孩子丢给老人带。
2、多鼓励孩子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以及鼓励,家长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也要适时鼓励,但是鼓励也要注意时机。比如当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半天,父母才想起来鼓励孩子,那么他起到的效果自然没有那么好。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位肯定他以及鼓励他的父母。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去鼓励他们,去表扬他们,这样孩子才能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3、控制自己脾气
有研究显示,母亲的脾气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母亲脾气比较温和的话,那么孩子的性格相对来说也会更加平和,如果妈妈脾气较为暴躁,那么孩子遇到事情时的做法,往往会跟母亲一样,容易冲动以及情绪化。的确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会让人非常生气,但父母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深呼吸的时间,来稳定自己的情绪,一味的打骂或者吼叫孩子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使自己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现在的父母都想给孩子一个最棒的生活环境,在经济上尽量满足孩子,但却忽略了孩子本身内心对情感的需求。很多父母只关注自己的需求,或者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但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不妨放低自己的身段,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一切选择,给孩子一定的鼓励以及肯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这比培养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要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