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中,"听"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善于倾听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很融洽。因为倾听本身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能够耐心倾听对方的谈话,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
当然,大人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把握对方的信息,你不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其实孩子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孩子长大一点,上学之后,他们需要懂一些交际的技巧,而倾听无疑是最重要的。
但是对于13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很难做到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总是率性而为,想到哪里说哪里,不管对方是不是正在讲话。很显然,这无论是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还是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都是十分不利的。

想要让孩子学会倾听,就必须要让孩子有耐心,然而,对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孩子,尤其是低龄儿童来说,他们喜欢亲自动手去探索、去实践,但是在活动中常常缺乏耐心,更别说是对于别人的讲话耐心倾听了。往往是刚开始性趣十足,但只是3分钟热度,有时连3分钟也没有,孩子就是去耐心了。其实,这和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有一定的关系,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注意力的长短都有所不同,如果孩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太短,就很难做到倾听别人讲话这件事情。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半途效应,说的是人在激励发展过程中达到半途的时候,由于心理因素以及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目标行为中止。具体到孩子身上,就是事情做了没多长时间,想到其他事情了就会放弃现在的事情,或者遇到一点困难就会停止。
在倾听这件事上,就是说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再认真听,但是如果自己想到了别的内容,或者身体、环境出现影响因素,孩子就会对倾听失去耐心。

倾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的交往技能,也是孩子综合素养的体现,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正面作用。
1、教给孩子倾听的礼仪:在倾听的时候保持安静,看着对方的眼睛,注意表情和姿势,还要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2、教孩子学会提问:恰当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别人,更能引导对方畅所欲言。
3、做倾听的恰当评价者:适当地评价是培养孩子的重要手段,适时的赞扬可以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满足感。
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父母经常的提醒和长期的指导才能培养训练出来。

当然,孩子的许多习惯都能从父母的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孩子学会倾听,父母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好的父母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当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要专心倾听,无论孩子说的是对是错,是留长还是吞吞吐吐,绝不应该在孩子说话的时做其他事或轻易打断孩子。在倾听孩子的时候还要注意,父母一定要端正态度,千万不要抱出一副表面上倾听、实际上千方百计想出理由来反驳孩子的样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是否定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便不会再主动与父母交流了。
培养孩子的耐心想要让孩子学会倾听,就必须让孩子有耐心,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呢?
1、营造让孩子全神贯注做事情的环境,孩子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干扰,父母要给孩子创造安静、简朴的环境。
2、明确具体的要求,可以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做,激发孩子产生集中注意力去完成的愿望,促使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平时,父母应该把多一些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在孩子表现出不耐烦、想要转移兴趣的时候,及时提醒孩子,让孩子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欢迎您在留言区交流。您的认可和鼓励,是我们精进的最大动力!恳请您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