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做错了事情,孩子会给父母2年时间来改正

生命最重要的时期是0-3岁。

如果把人生分为两个阶段,应该是0-3岁是第一个阶段;3岁之后是第二个阶段;0-3是开花,3岁到老是开花后面的结果。所以3岁前的发展是人生的基础和关键。

父母做错了事情,孩子会给父母2年时间来改正

为什么说0-3岁这个阶段称为第一阶段呢?

因为从我们出生开始,人生需要具备的功能,如呼吸、身体器官发育、大脑形成最基本的结构,学会了直立行走和平衡协调运动的能力,还有最重要的掌握了说话和思考问题的复杂能力,这些功能的形成都是在0-3岁。

比如3岁的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发音的规则,学会自己的母语,掌握最基本的语法,可以表达自我的情绪和想法。所以如果出生的头3年养育得当,就等于把孩子领到了一条通往幸福和圆满的大道上。

那么,父母在孩子0-3岁如何养育子女最靠谱呢?

首先,我们知道在教育子女上,各家各户都有发言权,也有各家的实际情况,所以教育子女从来都是"有章法而无定法,重在得法"。所以教育子女上存在着千差万别。

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是散养的方式。

Gemma和Lewis Rawnsley两口子来自英国西约克郡,妈妈Gemma是一位O2O理发师,爸爸Lewis是一家餐饮部经理,两人截至目前已经生下了7个孩子,包括15岁的Skye,14岁Finlay,11岁的Phoenix,10岁的Pearl,7岁的Hunter,5岁的Zephyr,以及3岁的Woolf…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以后,他们就秉持着"散养"的育儿理念,各种随性,各种"你们开心就好"…

比如老五Hunter从小就很野,热衷于玩镐斧啊,酒精灯啊,还喜欢上蹿下跳爬门翻窗,随你玩就好。

为了充分发挥女儿们的创造力,妈妈对女儿们表示,只要愿意,你们可以随意纹身,打耳洞,染头发。

还有深更半夜想吃冰淇淋了?没限制!想吃就去冰箱拿!!

心情不好想尖叫发脾气了?随便嚎,想在哪嚎在哪嚎,爸妈才不会呵斥你!

毫无睡意不想上床?那就想干嘛干嘛吧,这个家里没有硬性规定的睡觉时间!

最不可思议的是:Skye和Finlay作为家里的两位大姐姐,也曾经去过一段时间学校,但在她们6岁和7岁的那年,爹妈觉得这学上的实在没啥用,便让姐妹俩双双辍学了!!!(在我们国家,这是违法教育法的行为)

但是这个家也不是毫无规矩可言,夫妻俩对所有孩子,都有一条很严肃的要求,那就是:不能撒谎,不能伤害或者冒犯任何人,要学会尊重。

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是全方位的培养方式。

黄磊和孙莉就是全方位培养女儿多多的,多多非常优秀,画画弹琴和跳舞都是基本功,还会自己设计衣服,做简单的烹饪,多多12岁就独立完成话剧演出,虽然多多才艺很多,但是多多的才艺都是自己想要学的,没有一项是父母选的,黄磊是想给女儿一个美好的童年,让她无忧无虑的长大。此外,孙莉和黄磊在教育女儿的原则上,选择的是统一战线立场一致。女儿有问题他们就会一块儿说,表现好他们就一起表扬。

父母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在最初的0-3岁期间的教养方式最关键。

有一些父母会认为孩子0-3岁基本上照顾好孩子的喝奶和拉尿照顾就可以了,但是这些远远是不够的。这个时期,孩子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也被称为整个生命过程中最需要人照顾的时期,但不代表孩子就是简单的吃奶睡觉就可以了,孩子的需求是全方位的。

有的父母是没有充分准备好就成为上了父母了。所以对于如何养育子女也是按照原有的习惯、行为,或者是道听途说、自我想象来养育儿女。

这样做没有问题。正如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面父亲马皓文对儿子说: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后来儿子马飞从太空降落地球后也对父亲马皓文说:儿子也是第一次当儿子。

每个孩子都会给父母约两年的时间去学习育儿的方法。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会原谅父母每日的小错误,只要小错误不是经常性地出现或成为习惯。

但是问题往往是父母一直没有修补改善自己的育儿方法,下面举一些例子

1、孩子0-1岁成为口欲期,孩子通过嘴来认识世界,除了吮吸手指还是吮吸脚趾,看到啥东西能抓住也会放在嘴里,感知冷暖味道等,通过这些来认识世界。如果父母觉得这些比较脏,就不让孩子吮吸,一直反反复复的把孩子的手从嘴里拿出来,这样孩子长大后内在会有缺失感,容易患高焦虑,会通过抽烟、喝酒等行为作为高补偿感,其实这些都是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长大后带来的问题。其实过了1岁,你让孩子吮吸他也不吮吸。

2、还有一些父母为了训练孩子,参与延迟满足的方式对待哺乳,就是掐点喂奶。我觉得对于孩子的吃奶、拉尿、睡觉这三样是最基本的,是按照需求来的,不能人为干涉。延迟满足也是在4、5岁再大一些对于一些过度的要求对应的规则,但是也尽量不在饮食、睡眠上。

马伊琍对育儿方式的深度理解

3、再来,孩子肛欲期,如果父母或养育者对孩子拉尿行为予以打扰或者嫌弃脏臭,对孩子成长后容易带来便秘或者自卑的影响,或者成人后情绪便秘等。

每个父母都会认识到童年是多么的重要。正因为如此,父母有时对孩子要求得太多太高,而不恰当的要求会阻碍孩子的成长。要知道孩子不是语言教育的,而是父母的情绪教育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对待儿女耐心一点呢?

麦克尔*罗斯在《准备学习》一书中写道:

童年是发生奇迹的时候,未来的生活是童年的果实。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常常对平凡的奇迹失去耐心,我们要自已来实施,并操纵奇迹。

麦克尔的意思是在育儿上存在着两种危险,一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另一种是极力干涉,人为的规划成长目标,从利用基因工程选择孩子的特征,到强迫孩子过早进行智力开发,都是对孩子的人为操纵。

爸爸对于儿子的哭泣一副无奈无助的表情

总的来说,育儿的方法和别的不一样,一种方法的好坏可能在孩子长大后,十多年后才能看到效果,因为育儿方法的对错需要时间见分晓的。如果我们养育失误,就会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以后改正很费力,可能很难再改正。

作为父母和养育者最好的做法是不妨碍孩子的自主活动,但实际上做起来不太容易。

父母应该调整自己去顺从这样的法则:只要父母和孩子都愉快,所做的事就是正确的。

那么如何和孩子相处愉快呢?

下面给出与孩子相处的黄金法则3条做法:

第一条:尊重孩子。

第二条:让孩子自然的成长。

第三条:仅提供孩子能够使用和需要的东西。

这看似很简单的三条,但是这恰恰是很高的要求。比如第一条,家长往往是出于正当的理由做错事,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打扰、打断、干涉孩子的成长的。尊重孩子,不要把孩子物化。接受自己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凡。第二条,很多家长一句话:我都是为了你好!但是结果却是在强迫孩子的成长。第三条至关重要,也是智慧父母必备的一点,就是做简单的父母。因为做得少比做得多要更加困难。孩子的衣服、玩具、饮食、要上的课程等等都是可以入手的地方。

总的说:初为人父人母无论怎么准备都是不充分的,所以有了那句话:做60分的妈妈就是最好的状态。还是无论我们多么不合格,我们只要及时修补,孩子就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每个孩子都会给父母2年的时间用来学习育儿方法,我们要感谢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