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随着双减”教育的初心与本源回归,当前双减”教育可谓是进行得如火如茶,尤其是对一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取消考试、取消家庭作业简直是「肚子饿赶上吃晌午 」般地恰逢心意,孩子也可以在多元化的课后服务中实现丰富有趣的多元素成长。
不过,取消考试对于孩子身后的家长们来说却是一大焦虑,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在快乐教育”中太过放纵而放肆,其实双减”教育下的教学模式更全面、也更”健康’一些,像很多孩子在课后服务的多元化成长里对学习的兴趣就大大提升,这也从根本上减少了孩子厌学、辍学的叛逆心理。
但,取消笔纸测试后一二年级小朋友会不会太过放纵而放肆呢?
从孩子放纵和放肆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孩子所有的叛逆性行为其实就是在捍卫自己的独立观点,当孩子的想法(做法)和家长之间存在较大反差矛盾时,家长的不断纠正、和孩子的不断坚持就会在争论中激起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即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源自缺乏良好的亲子沟通气氛,如果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一直是所答所问”又怎会有好的教育气氛呢?而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且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需要成长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掌控沟通与情绪炼化的家长,都说教育一次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二次重生”,其实这份重生指的就是被炼化得如火炉青的情绪控制,能够很好地控制情绪的人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会给人一种沉稳、干练、大气且有风度的优雅气质。
所以,一二年级小朋友和双减”教育之间叛逆关系的本质纠葛不大,双减”教育既是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提供多元素的课后服务,那么孩子的学习环境本该是越发展越丰富、越学习越有动力,倘若孩子因双减”而放纵而放肆了,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家庭教育的习惯养成方面。
其中,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不管不顾、或管得太紧都很容易降低孩子的幸福感,而习惯又源自内心的情感,幸福感不足的孩子往往很容易叛逆、做出很多淘气的事情来吸引关注,比如放学后不愿意回家、回家后不愿意和家长过多沟通,又或者是凡事故意和父母反着干”。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会毛躁起来,难道只许官家点火不许百姓点灯”?其实教育这条路本身就没有简单可言,难与简单也不过是在于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态度,正所谓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抱以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如果生活中多一份尊重、相信孩子的幸福感包括成长环境都会平稳而丰富。
那么,家长该如何掌控好要管、但不能管得太紧火候呢?大家可从以下几方面试着去尊重孩子:
1、主动去尝试了解孩子
今天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们可以聊聊吗”
你的声音真温柔,我好喜欢和你聊天”
今天遇到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我想分享给你听”
我猜你会喜欢xx,要不我们一起参加吧”
2、赞美孩子要多夸细节
你在xx方面表现得真好,伙伴们都在向你学习”
我很高兴你肯为了学习克服寒冷,今天早起第一名”希望继续保持”
听说你今天帮助xx同学完成了任务,做得真棒!”
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因为你最事情的时候非常用心”
3、赋予孩子独自前进的力量
你很优秀,别害怕,相信你一定可以,加油!”
你写字的样子好有耐心,相信老师会喜欢看你写的作业”
你的这个想法真有趣,如果把它做出来相信会更好”
这个问题有点难,不过我相信你有实力去解决它”
恭喜你,这次又成功了,下次我们想向哪出发呢”
4、遇到矛盾学会换位思考
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相信继续努力、一定会成功”
对不起,是我没有考虑到你的想法”
你知道得真多,看来我以后要向你多学习”
很幸运可以做你的爸爸(妈妈),以后我们要相互关照,有什么缺点欢迎随时指点”
说完双减”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尊重技巧,其实很多家长还是有些不放心取消考试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查验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但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考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如果家长们把孩子的考试看得太过重要、或自发了某些考察标准,那么结果就会变成赢在起跑线上”的学习焦虑,在家长都想孩子提前学习的心理状态下很显然是有悖双减”教育的教学原则。
相反,孩子的学习成绩、包括基础能力和日常的学习态度,以及家长的辅导过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铁棒成针,水滴石穿,逆水行舟,都需要不断磨练才能成功,而孩子的学习也该如此,其实和考试成绩相比平时的学习体现还要显得更重要一些,能把学习火候掌握得炉火纯青也应该是最好的学习成绩体现。
其中,帮孩子做好以下几件事平时学习不怕拖后腿:
第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若我们注意观察那些容易成功、或做事出色的孩子,就会发现这些孩子身上有着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优点,而适应能力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孩子对外界判断、与分析的综合能力体现,那些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孩子对周围环境及物体感会更精细,平时面对实际问题时自然有着更出色的解决能力。
其实,论学习的重要性也需要建立在环境适应能力的好坏上,如果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那么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方法,和其它孩子相比总有一个相对于慢拍的适应过程,让孩子一开始对陌生的学习环境包括学习方式有一个更快的适应能力,这比起写好作业、考100分要更有重要意义一些。
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兰妈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1)理解孩子-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同、更需要一个过程,平时家长要尽可能地理解孩子尽量减少高要求,静待花开、相信孩子早晚会惊艳全场
2)接受孩子-适应和接受其实是同等的关系,当孩子遇到困难或害怕事情时选择接受脆弱,你会发现过一会后他们就会好很多、探索的积极性也更高一些
3)自由独立-有自由的孩子才会拥有独立,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自由探索,随着孩子的能力见长,他们的学习包括解决问题能力都会相对于积极独立
4)多接触、参与-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莫过于多接触多参与,平时鼓励孩子多跟小伙伴来往,或在有限时间内带孩子旅游、参加一些大型活动,对他们的适应能力都大有帮助
第二种:做好家校共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都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而家长和学校之间还属于密不可分的同盟关系”,其中教育好孩子就像是在划船一样,离不开家校共育、和齐抓共管的基础合作,只有老师做好领路人、家长做好榜样达到齐心协力的相互配合,孩子才能在困难重重面前被送上成功彼岸。
那么,家长平时该如何做好家校共育、齐抓共管?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尊重老师-尊重是彼此的,孩子尊重老师、老师也会尊重孩子,良好的学习气氛才会决定孩子的态度
2)课堂互动-孩子的学习起点是从课堂开始,善于发言不懂就问才能拥有更多展现机会
3)配合老师-家校共育在于联系沟通,家长认真配合重视老师的安排,也是孩子学习中回应老师的积极榜样带动
4)统一性带动-家校之间应保持统一性带动,包括线上和线下交流都能有效增进了解,为孩子提供更宽松环境、和优越资源
5)理解性影响-家长和学校沟通交流的时候要彼此了解,抱着都是为了孩子”的统一原则
第三种:学习习惯培养
好的学习能力需要好的学习习惯领跑,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尤其是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后的双减教育,在更多富余时间下如果不注意管理孩子的时间观,那么随之任之”则很容易让孩子陷入看电视、耍手机的电子产品诱惑中。
所以,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成绩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开端,在习惯的牵引下还怕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拖后腿吗?不过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需要日积月累地融入思想与行动,而这个过程可能有时候会有些漫长、还会单调乏味,家长平时多一份理解和耐心会更有实践动力。
当然,如果孩子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建议家长为孩子安排以下几种作战计划:
1)课程法-制作时间课程表,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程及目的安排
2)闹钟法-通过外力催促让孩子按照时间表计划行事
3)兴趣法-单一的课程与时间提醒可能很难坚持习惯,这个时候不妨以兴趣来推动习惯,如兴趣加单法”,若孩子对画画非常感兴趣,做完某件事陪孩子一起素描、感受兴趣扩展乐趣
4)榜样法-关于习惯平时家长尽量少催促多带动,和孩子一起做时间计划表,哪怕做饭、打扫卫生也是一种遵守时间的榜样带动
5)保持法-习惯需要保持、周末假期也要有时间计划,哪怕读一首诗也是计划
6)激励法-有趣的激励方法可以燃起火花,如你下笔写字的动作真标准,相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看你写的作业”
第四种:大声朗读习惯
孩子的学习起点既是从课堂开始,平时我们在培养孩子适应能力、家校共育,包括良好习惯能力之上还要鼓励孩子每日大声朗读,不过相比于朗读,很多家长都更注重孩子的阅读培养,虽然阅读有助于孩子的知识及理解能力提升,但其实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每日都在坚持阅读,但阅读似乎对孩子的学习帮助不大”。
而关于阅读的重要性很多家长都深知,但为什么阅读带来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呢?实际上阅读并不是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太大帮助,而是阅读积累的是我们的理解、思维扩展能力,但对于一些低年级孩子来说过于枯燥无聊,尤其是识字不多的小朋友阅读起来可能还会受到知识限制”的挫败感,而阅读积累的经验影响也更多是体现在三年级之上。
所以,在一二年级小朋友的阅读基础上建议家长们在帮孩子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朗读有助于孩子的记忆力巩固、包括课堂发言的自信心提升,如果孩子记忆能力强、课堂上也勇于发言互动,相信在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下掌握好课堂知识、那么基础知识就不会差。
最后,关于大声朗读家长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细节:
1)朗读越早开始越好,坚持到小学毕业更有利于表达能力发挥
2)朗读要形成一种习惯,最好每天安排在一个时间点固定
3)朗读不需要太较真,根据孩子实际能力灵活调整,可以从韵律丰富的儿歌、童谣开始
4)不固定孩子的朗读兴趣,只要时间允许沿途的花草树木都可以自由高颂
---------------------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