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一位妈妈的反思:如果重新养育儿子,我再也不会这样做

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昨天和朋友一起聊天,不可避免地提到孩子,她说:你对儿子真的要放松一些。妞妞说他是整个班里最辛苦的学生,每次下完课,别人出去玩,只有你儿子在桌位上写作业。”

听她讲完,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那个看起来无忧无虑的孩子,辛苦”这个字眼,居然用在了不到八岁的他的身上。

回想这几年的育儿心得,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走了这么多弯路,如果重新养育儿子,这几个坑我一定不会踩。

一、如果重新养育儿子,我再也不会跟在他屁股后面各种催

放完学,儿子回到家喝口水,乖乖地坐到书桌前写作业。

书法是他最喜欢的作业,曾经他央求我:妈妈给我报个书法班吧。”我答应着却一直没落实到行动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平时应该已经全部完成,今天走过去一看,才写到第五行。

儿子本来想解释几句,看着我恼怒的表情,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赶紧用力擦着刚写过的字体。

看到这我气不打一处来,夺过作业本把那张给撕掉了,随着纸张破碎的清脆声音,儿子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妈妈,别撕了,我好好写。”

作业提交以后,看到其他学生歪歪扭扭的作业,我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隐隐作疼:怎么就忘记了自己的儿子是个完美主义者。慢工出细活,他并没有偷懒,一直在认真写。

后来我才得知,新学的课是画棒棒糖。

每个一公分的正方形格子,必须画十圈,不能多也不能少,而且每圈的距离要保证是差不多的。

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控笔能力和专注力,这对于会写字的成年人来说也不容易,何况才二年级的他。

美国作家爱默生·艾格里奇在《养育男孩》中说:

在智力方面,男孩大约比女孩晚6~12个月,在完成精细动作所需的协调能力方面,发育得更为迟缓。精细动作具体来说,就是运用手指的能力,包括拿笔和拿剪刀的能力。

很多育儿专家也呼吁男孩比女孩晚一年入学,他们的心智比同龄女孩要幼化的多

课堂上那些安安静静听老师讲课的,女孩子占多数。鸡飞狗跳的一年级,多发生在男孩身上。

儿子有段时间喜欢喊我催催”,他说:

妈妈什么都催,写作业嫌我磨蹭;

吃饭担心饭凉对身体不好,让我吃快点;

就连上厕所也要我快点出来。”

在催的过程中,我充满了焦虑和烦躁,语调一次比一次不耐烦。儿子呢,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并没有丝毫变快,反而到了不催不动的地步。

接到公司的出差通知,我是抗拒的:娃咋办,没人盯着天天不得半夜才睡?但这又是自己期盼了好久的机会。

痛定思痛,我还是踏上了为期三个月的驻外项目。工作结束,迫不及待想看到儿子的小脸庞。

映入眼帘的是书桌上的三个沙漏,据他说这是爸爸专门为他定制的:三分钟是用来刷牙洗脸的;十分钟是用来做口算打卡的;三十分钟是用来做阅读的;六十分钟是一张试卷的时间。

是啊,我怎么忘记给孩子制定目标?

就像猎人打猎一样,他不知道猎物在哪,东一枪西一枪,最后子弹用完、精疲力尽却还是一无所获。

但是如果先把目标锁定,只需要朝准一个方向精准开枪,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目标的魅力。

儿子也想逮住猎物,得到大人的表扬,但是愚蠢的我们常常把猎物藏起来,却还在埋怨孩子不懂涉猎。

三、如果重新养育儿子,我再也不要求他听话

周末的早晨,我还没睡醒,听到外面叮叮咚咚的动静。

我赶忙起床,看到儿子在书架上找书,我满心疑问:太阳出西边出啦,平时可是怎么叫都懒床不起的啊?”

接连几个星期都是这样,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问他早起的原因。

儿子说:新换的班主任要求,周末的早晨八点之前要完成早读任务。”

当下,我是那么骄傲:一定是拯救了银河系,才能拥有这么听话的孩子。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儿子凡事放在心里,太注重别人的看法。

和弟弟一起玩,奶奶随口夸奖弟弟做的蜗牛好看,他急忙拿着自己的小猪问:奶奶,我的呢,我的好不好看?”

我夸弟弟骑自行车,刹车控制的真好,他不甘示弱:那我自己控制的也好呀。”

我私底下告诉他: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这样你自己会很累。

但是这哪是三言两语就能改正过来的,从小到大,他习惯了别人夸他听话”,在他小小的世界观中,检验父母爱不爱孩子的唯一标准就是听话。

过度的听话扼杀了孩子的真实想法,他习惯揣摩大人的心思,小小年纪学会察言观色,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知道标准答案在哪里,只要按照这个模式就会避免矛盾。

正在写作业的儿子,突然起身站起来,我在沙发上静静地看着他接下来的动作。儿子把笔一放,捂着肚子往厕所跑,碎碎念道:

哎哟,憋不住了,要上厕所。

不行不行,上厕所又浪费写作业的时间,还是不要去了吧。

可是肚子好疼,实在忍不住了。怎么办?怎么办?”

他知道妈妈要求他专心写作业。可是儿子,有时候事情需要随机应变,妈妈看得到你的用功。

太听话的孩子,一生都在难为自己。

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

如果孩子需要听从爸爸妈妈的要求,这样才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那么这样长大的孩子就会形成虚假自体,即他的自我不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形成的,他的感觉是围绕着别人构建的。

为人父母,我们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做最真实的自己,才是我们教育孩子时需要做的功课。

三、如果重新养育儿子,我再也不会让儿子的爸爸当甩手掌柜

如果母亲在孩子的生活中充当的是保护伞,为他抵挡那些琐碎的风雨,那么父亲就是孩子冲锋陷阵时的盔甲,带着父亲的力量去探索更大的空间。

孩子的爸爸是那种典型的理工男,他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经常哭,不懂得给儿子做有效沟通。

曾经他开玩笑说:如果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会独立思考就好了,这样就不用我们费尽心思教育。”

还好这种不劳而获的心思,儿子一点也没遗传到。

儿子和我在一起,书包我背着,他跟在后面,爸爸送他上学的时候,主动背起书包就走;

周末踢足球,儿子输不起,五分钟下来不和我玩了,但是和爸爸能嗨一上午;

试卷上的题目,我耐心讲完以后,儿子再以老师的身份给爸爸讲;

在我面前,他是孩子,在爸爸面前,他是小小男子汉。

他以独立的人格和爸爸平等对话,享受着成就感和满足感。

我很后悔让爸爸参与的时间太晚,导致儿子在六岁之前,女性角色一直在发挥着主要作用。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认为:

父亲在帮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缺少父亲对男孩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缺乏教育男孩怎么做男人的机会,那么男孩在遭受挫折时,就会出现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反社会行为。

他本就是偏安静、敏感的孩子,如果爸爸早点带他去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这种性格会好很多。

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尝试放手,让他和爸爸多接触。

周末父子俩开车去河边玩沙子,回来的路上,别人的车追尾撞过来,爸爸不慌不忙下车,五分钟的沟通,让他看到了爸爸如何温和而坚定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他开始慢慢尝试说不,别人借东西时,不再怕因为拒绝别人而得罪他。同时学会让情绪平和下来,不再像以前,发起脾气来就摔东西。

父亲是山,父爱是山的顶峰。适当地放手,给爸爸一个空间去带孩子,做个懒”妈妈。

还好我算是懂得自我反思的妈妈,过去的已经过去,改变从现在开始:

时光悠悠慢慢等,不拔苗助长,静待花开;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真实做自己,不压抑情绪;

爸爸多参与家庭活动,给予孩子作为男性的力量。

樊登说:教育是件很快乐的事,如果你觉得累,那肯定是错了。”

愿我走过的弯路你们不再走,避开伤害孩子的那些坑坑洼洼,亲子关系轻松愉快!

【今日话题:育儿路上,你踩过哪些坑?】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育儿路上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