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下半年就是新学期开始的日子,在经过一两个月的适应后,孩子们渐渐养成了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也渐渐能够老老实实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真是辛苦了千万家长四十多天的严格教育。
但是你以为这样就可以步入稳定生活的正轨了吗!不,你太天真了!
小学生另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参加兴趣班了,这个时候的小学生们,要么是一年级的崽儿们正在和家长去往报名参加兴趣班的路上,要么就是二年级以上的孩子们已经非常熟练地背着学习用品去往兴趣班上课的路上了。

诚然,参加兴趣班是小学生们比较开心的一件事,他们可以选一两样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活动来学习,弹琴、跳舞、唱歌等等,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开发自己的潜能……但是,对于多数孩子们来说,最噩梦的一句话,莫过于听到家长跟自己说:"来,宝贝儿,给阿姨表演一下你学的东西!"
请听听孩子们的呼声1. "我再也不想表演了"
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来说,越是性格内向、安静害羞的孩子,就更不愿意参与这种"表演",少数孩子甚至在爸妈面前表演自己所学的技能都会非常害羞,需要鼓足勇气,更别说在别人面前表演了。
而很多性格原本活泼外向的孩子,在被要求表演自己所学时,也有很大概率会害羞、拒绝,这其实是因为孩子在进行兴趣学习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中其他学生都是一样来学习的,而老师也会比较温和地来引导,所以较少发生孩子不愿意参与表演的情况。但是在面向其他人的时候,孩子对表演的结果无法预测,而"多人观看表演"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个小舞台,除了较少的天性喜爱舞台这种备受瞩目的表现自己的地方外,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紧张、害羞。

孩子抗拒表演自己在兴趣班上学习的内容,并不是什么不健康的心态,反而是一种非常自然、正常的心理。
而随着孩子们长大,时不时地"给亲戚朋友们表演"之后适应了这样的"小舞台",却更加反感这种"表演"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因为孩子内心对表演的结果是有一个预期值的,但是现实往往很残酷,真正真心实意为孩子喝彩、欢呼、鼓励孩子多表演、夸奖孩子聪明的场合并不那么常见。因而,这些"表演"之后的反馈,就给孩子造成了打击和伤害。
2. "别在我表演完成后打击我"
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事实,希望各位爸妈明白"不是所有人看到你家孩子都觉得可爱,即使是你的亲戚、朋友、死党等等",成年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看别人不顺眼,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将"起哄让你家孩子进行才艺表演"作为一种照顾面子的做法。

我们作为家长的各位成年人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虚荣心而"顺杆爬",见到别人起哄让自己家的孩子来表演一下就觉得万分自豪,或者在别人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主动让自己家孩子出来给客人表演才艺。
成年人之间的社交和感情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是什么身份,都有可能出现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互相看不顺眼的情况。即使像上述情况中,出现了客人们真心实意地为自家孩子欢呼、喝彩、鼓励的情况,但也不代表家长们可以放心地让孩子常常出来表演。人类的嫉妒心是非常可怕的,表演多了,很多人会觉得"有什么好炫耀的,他们家孩子弹来弹去就那首曲子"、"真无聊啊,每次来都是这一套,有完没完"等等,让客人厌烦,也让孩子尴尬。
孩子们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家长往往有个认知误区,觉得"孩子小懂什么",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别看孩子小,其实他们什么都懂,客人们的敷衍态度和表面和谐以及内心的不耐烦,这些都逃不过孩子们的眼睛。

当孩子们感受到客人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观看自己的表演时,他们会感到很尴尬、很丢人,觉得自己出现在这个场景中很多余,因而内心满腹委屈。这种委屈、尴尬的感情就会被孩子在心中记上一笔,家长和那些对自己不耐烦的人,都成了孩子"记仇"的对象。
试想一下,"你们又不是真的愿意跟我玩,却叫我来表演",这样的心态是非常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被当做玩具一样被戏耍,是会感受到家长和其他人对自己不尊重的。
别把责任推给别人作为家长群体中的一员,大家必须承认,在要求孩子给客人表演兴趣技能的时候,家长们其实是在"享受虚荣"的。
很多家长会在教训孩子拒绝表演的时候,用这样的话斥责孩子:"让你表演一下都不肯,我给你花那么多钱是打水漂的吗";"你怎么那么没用,小家子气,不大方";"你真让我丢人,那么多人看着你,你在那里磨磨唧唧的,养你供你有什么用",等等。

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类家长在要求孩子给客人表演的时候,并不是从"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表现自己"的积极态度出发的,而是将孩子当做是给自己"长面子"的"道具"来使用,这种思考方式是很为难孩子的。
作为去参加课外兴趣学习的孩子,他们去学习一项技能的出发点是自己觉得很感兴趣、很喜欢,学到了这样的技能自己很开心,对这一艺术或者竞技领域有着憧憬和向往,所以当孩子学习这项技能的时候,要么是把它当做一项调剂生活的娱乐项目来学习,要么是对这一领域有憧憬而去学习这类知识,在孩子学习的种种理由中,不存在"我是为了让爸爸妈妈有面子才去学习的"这一条。
而家长在第一次让孩子进行表演的时候,往往不会提前告知,而总是在客人进门了之后,非常突然地又非常理所应当地让孩子来表演,这其中的思维方式自然是对接失败的,孩子不能理解他们拒绝了爸妈的要求会让爸妈"没有面子",因为他们的思想里从来没有存在过这种思维方式。

"别把责任推给别人"则是要郑重敲醒各位家长,当你们从自己的虚荣心出发,要求孩子们给客人们进行表演的时候,千万对自己坦诚,不如就告诉孩子"如果你表演给客人,爸爸妈妈会觉得很自豪",虚荣心并不单纯是不好的事情,它也能够提升人的行动力,前提是你要坦诚,要放宽心态去面对,而不是遮遮掩掩矢口否认。
另外,想要让孩子给客人表演节目,就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一定要提前和孩子商量好,不要等到客人进门了,才像制造惊喜一样让孩子去表演,你得到的不会是惊喜,而是惊吓。

当提前与孩子沟通时,如果孩子明确拒绝了家长们的请求,不愿意表演,家长们也万万不能认为孩子"不给自己面子",纵观前文,有种种理由能让一个孩子拒绝表演,如果客人不够尊重自家孩子的表演,那么这样的表演又有什么意义呢?
家长们反复重申让孩子给客人们表演节目,除了让家长们自己开心以外,孩子们和客人们,又有哪一个是真的开心了呢?这难道不是只满足了家长单方面虚荣心的小剧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