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有种冷,叫奶奶(姥姥)觉得我冷”,年年都是如此!这不,人民网又出现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5岁娃被奶奶穿了5条裤子#”。
据悉,孩子在做早操的时候喊热。
老师帮忙把外套脱了,她还是觉得热,老师一看,孩子奶奶给孩子穿了5条裤子。
完美的诠释了有一种冷,是奶奶(姥姥)觉得你冷!”
Vol.1
穿多不可取,后果很严重!
爱孩子的心没错,但却用错了方法。
这不不少网友还在评论区,喊话奶奶会把孩子捂坏的:
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冬天给娃穿多,危害还真不小。
捂热综合征
好发冬春寒冷季节,一岁以内婴儿幼儿多见。
孩子基础体温比成人稍高,同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他不能及时调节自身的温度。
穿得过多,很容易出现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甚至昏迷、呼吸衰竭等情况,这就是捂热综合征。
影响生长发育
把孩子裹成粽子,小胳膊、小手动一下都觉得费力,若遇到孩子翻身、坐爬等大运动发育关键期,很容易让娃束手束脚,无法施展功法呀。
更容易生病
长期习惯穿太多的孩子,体温调节功能得不到锻炼,耐寒能力较差,加之运动减少,抵抗力也容易下降,在流行病季节,比一般孩子更容易中招”。
皮肤问题
孩子好动多汗,如果不注意及时减衣,闷出一身汗,当汗管堵塞,皮肤透气差,各种皮肤疾病也就如约而至。
如果宝宝有湿疹,加之衣物穿得不适,容易因为温度升高,皮肤丢失更多的水份,导致皮疹反复,瘙痒加重。
Vol.2
判断孩子冷不冷?
这几个坑”莫要踩!
手脚冰凉就是冷!
不一定!
孩子心脏小,每次收缩,心脏泵出的血液到达四肢末端也会比较少。
加之孩子本身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末梢循环发育还不够好,
即便宝宝核心温度是正常的,宝宝的小手小脚都可能会有点偏凉,这是很正常的状态。
打喷嚏,就是衣穿少了!
其实,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出现扬尘、温差变化等、鼻部干痒不适等都可引发打喷嚏。偶尔的打喷嚏并不能说明宝宝衣穿少了,受凉感冒了。
大人觉得冷,小孩也冷。
大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对温度的感知还真不一样。
老人的新陈代谢慢,平时身体散发的热量较少,在相同临界温度下,往往会比新陈代谢本就旺盛宝宝们更容易觉得冷。
若一味的以大人的感觉标准来给娃穿衣,这样很容易造成多穿,诱发出汗,若遇到风吹,就更容易感冒着凉。
ATTENTION
注意了!!!
判断孩子冷不冷,最正确的做法—摸宝宝的颈背部(衣服覆盖的部分)。
若果摸起来是温热的,并且手脚微凉,表示宝宝穿的衣物刚好。
Vol.3
3个冬季宝宝穿衣法则,
让你完美避坑”!
直观穿衣法
一岁以内的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
一岁以上的宝宝: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
三岁以上的宝宝:很多都会自我表达冷暖,只要宝宝不觉得冷就没必要多穿。
早产儿或是患病或者体质差的儿童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衣物。
若家长不放心,可以摸摸宝宝的颈背部来判断。
洋葱穿衣法
洋葱穿衣法,是指一层一层地穿不同厚度的衣服,像「剥洋葱」一样非常方便灵活地根据气温,给孩子增减衣物,能避免过热或者是过冷。
内层可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
中层衣物可选择保暖类型的衣服,如:抓绒衣、卫衣、毛衣等。
外层可选择具备防水防风的衣服,根据温度可选择风衣、羽绒服、棉外套等。
温度选择穿衣参考
温度
穿衣参考
22-23℃
1件薄单衣+1件薄外套
20-21℃
1件薄单衣+1件棉衣
16-19℃
1件薄单衣+1件薄毛衣+1件棉衣
12-15℃
1件厚单衣+1件薄毛衣+1件薄羽绒服
10-11℃
1件厚单衣+1件毛厚衣+1件薄羽绒服
10℃以下
1件厚单衣+1件厚棉衣+1件厚羽绒服
备注:由于每个人对于温度的感知不一样,家长们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衣服的厚薄度与类型。
场景穿衣法
睡觉时:尽量不要给孩子穿盖过厚,睡衣也不要太厚,尽量穿连体衣盖住肚子。
运动时:尽量给娃选择舒适吸汗宽松的衣服。如果运动量较大,可以帮宝宝减去一件衣服。等宝宝玩闹回来,再把这件衣服给宝宝穿上。
此外,冬季给娃穿衣仅考虑穿多少还不够,还要考虑穿着的舒适度哦!
小孩子还在发育阶段,衣服选择上尽量选舒适、合身、保暖效果好的衣服,少穿紧身衣之类的束缚感太强的衣服。
好了,关于穿衣的话题,就聊到这儿了!
今天的穿衣技巧,您get到了吗?若觉得合适就给萌宝妈点赞或在看,鼓励一下吧!
当然我们更希望您能分享或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多个人看到,多个宝宝受益!
往期推荐
更多相关话题
天冷了,这样给娃取暖很危险!附给宝宝科学御寒攻略!
END
希望萌宝成长路上都有父母相伴
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
点个在看”鼓励一下!
我是萌宝妈,专注分享靠谱的育儿知识,
关注我,陪娃不迷茫,育儿不踩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