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多看书会怎么样?看这十本书就够了

孩子多看书会怎么样呢?非常直观的一点,她会让自己做的事变得有理有据,哪怕是错的,简单点就是找借口。

不用反抗、吵架就能让父母抓狂。白天和小朋友出去唱歌庆生吃晚饭,到家已经快八点。孩子回来心情特别好,小歌哼哼,问题是她五音不全,哼了一小时,受折磨的不只是耳朵,还是头,头疼。

慢慢悠悠告诉我学校有份作业没还做,一边哼歌一边写字。做完作业又笃定地看起书来,我说你可以背古诗,然后洗澡,念英语了啊。”

她笑笑,就是知道你在说什么,又故意不听,挑衅你发火的样子。我把桌上小沙包扔向她,这下正中下怀,和我玩起来了,以为我在逗她,开心得不得了。

就非常无语,我只能提升音量,快去洗澡!读英语!她说:你真应该看看《道德经》里那篇,好好学学不要轻易发火,愤怒会让你失去理智。”

你拿出来让我看看。”她把书翻到那页给我看,里面还有成吉思汗的例子。看完我倒是有点感悟,轻与重、动与静。

什么都讲究一个平衡,过犹不及。运动是好事,但是运动量过大也会造成伤害。偶尔发发火,表达一件事的不满,给孩子一点警示可以,但经常这样,也会丧失原本的作用。

对孩子的教育也讲究平衡,一味地追求成绩,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行不通。

看到孩子心态那么好,开开心心的,也不知道自己生气什么。

最近买了一本书,特别喜欢,名字是《故事药丸》。它会根据你的病症”给你推荐书”,比如爱丢东西、爱走神,或者被背叛、被惩罚,不愿做家庭作业、不是学霸等等。

孩子拿到手,仿佛一本情绪字典,她看着目录里自己的症状”,翻起来。可惜里面介绍的书都是国外的,有些不好找到,都还没翻译过来吧。

很多我们家长可能说不出口的话题,孩子看书可以获得。比如自杀的念头”,我们都希望孩子永远不会有自杀的念头,但即便最稚嫩的小孩也可能怀有绝望或自毁的念头。

一旦发现有类似可疑的苗头,务必寻求专业救助,而谨慎处理这一主题的故事则有助于我们尽早发现类似预兆,同时鼓励受此困扰的小孩对负有责任的大人敞开心扉。然后推荐了十本应对自杀倾向的读物。

有时候想想我们历史那么悠久,怎么就没有人做这样的整理,去关怀人本身呢。好像畅销书的榜单要么是成功学、经济学,要么是毫无营养的网络文学。

难得近几年流行起了一些书,大家对于原生家庭有了关注。又一股脑地变成了对原生家庭的指责,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如何脱离那些困扰,如何走出来,如何温暖自己。

看动画片也是,小猪佩奇就好像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孩子可以学点怎么和父母、朋友相处。说白点只是把人变成了里面的佩奇乔治等等。

但我们的动画片,喜羊羊就是羊,动画就是动画,很少能给孩子借鉴,仅仅娱乐。

之前不知道怎么买书,看完这本,发现好多书还没看过,是很好的买书指南”了。

用毛姆的那本书来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孩子爱上阅读,也就不会来吵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