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留守儿童的新闻,这些孩子的父母远在外地打工,只有孩子独自在家里生活,这样的新闻都会引人动容。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关心和陪伴,但这些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离开了他们孩子的童年就会有所缺失。但父母要警惕的是有些孩子虽然不是留守儿童,但同样也会出现情感陪伴的缺失,这会对孩子内心造成很大的打击。
琪琪是村里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在生活当中琪琪经常接受老师、同学和邻居的帮助。但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琪琪性格乐观外向,看起来却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孩子,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他们都觉得琪琪没有父母的陪伴,应该更孤独更内向。
但琪琪的父母非常疼爱她,虽然不在身边陪伴她,但每天都会往家里打一个电话和琪琪聊天,问琪琪的生活情况。所以在琪琪的心中她从来不缺乏父母的陪伴,琪琪知道父母为了生计而去外地打工,但并没有把她丢在老家,反而经常打电话关心她的生活,这给了琪琪莫大的温暖和安全感。
但反而琪琪的同学小米家境优良,父母在本地做生意从来没有离开过小米,但小米的性格却十分内向,看起来总是郁郁寡欢的样子。这是因为父母忙于做生意,根本没有时间关心小米的生活,小米回到家后连和父母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由此可见比留守儿童更害怕的是情感缺失,不管父母有没有在孩子身边,父母都应该关心孩子的生活。
父母的情感忽视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感情淡漠
父母的情感忽视对孩子内心的影响是极大的,由于父母从来不关心孩子的生活也不了解孩子的情感,孩子在高兴时没有人可以分享,忧愁时也没有人能够安慰,这就会使孩子成为一个对感情淡漠的人。这种孩子很难分辨出自身不同的情绪,平常看起来毫无情绪波动,内心十分冷淡。
社交障碍
父母的情感忽视也会使孩子出现社交障碍,这是因为孩子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情感陪伴,孩子也无法对其他人的情感作出回应。这在社交当中会影响孩子与其他人建立更加深厚的情谊,孩子很可能会用消极的情感方式去对待他人比如冷战,这是因为父母从来没有用温和的态度对待过孩子的感情。
内心敏感
没有父母陪伴的小孩内心孤独又敏感,这些孩子大多比同龄人更加懂事,他们在生活当中不喜欢麻烦别人,就算和别人交朋友也喜欢处于弱势地。有了内心感受从来不明说,这种孩子内心无比纠结伴随着更深的痛苦,内心敏感的孩子性格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种纠结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成年之后都会受到影响。
父母如何做好陪伴和理解,使孩子更快乐?
关注孩子
不管父母能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关注孩子是很容易做到的。给孩子打个电话,让孩子听听父母的声音,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带来的温暖。但是有些父母把孩子随便交给老人,觉得孩子能够吃饱穿暖,就从来不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孩子内心就会无比伤心。所以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生活,有时间多陪伴孩子,没时间也要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回应孩子
并且父母也要及时回应孩子,孩子对于情感的掌控能力是非常差的,所以很多孩子容易情绪波动。对一些小事就会大惊小怪,很多父母对此不以为意也不会回应孩子的情感,但这就会使孩子的内心得不到相应的安全感。父母要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当孩子想要对父母倾诉时,父母一定要耐心去倾听并和孩子进行交流。
注重沟通
中国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中国父母习惯了默默付出觉得父母对孩子的好,孩子最终都能看到。但不注重交流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别容易叛逆,甚至会怀疑父母对他的爱。所以父母从小要和孩子进行交流,积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孩子遇到困扰、痛苦时,和孩子多聊聊天,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主动和孩子成为朋友。
哪些父母更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太重视物质
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一定要改善自身的缺点。有些父母太过重视物质,总觉得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就是丰富的物质,从而缺乏了对孩子的陪伴。这类父母特别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还容易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金钱至上的人。这种孩子也没有正确的金钱观,长大后容易成为自私利己的人。
太过名利化
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不能太过名利化,有些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和夸奖,就努力学习,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比起他们自身更看重他们的成,这种孩子内心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很难接收到父母单纯的爱,父母把对孩子的爱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挂钩,太过功利化的教育最终会使亲子关系更淡漠。
太过独断专权
当然了,父母也需要改善自身独断专权的特质。这类父母根本不想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总觉得孩子应该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从来没有在意过,这也会使孩子的内心世界受到打击。这种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也不能自由的生活。
笔者总结
希望父母都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世界富足并充满安全感的人,有些父母虽然陪伴在孩子身边,但孩子的生活却连留守儿童都不如。父母真的应该好好反思自己了,对孩子进行情感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今日互动,你认为父母应该如何做好情感陪伴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