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越差的人为何自我感觉越好?孩子盲目自信,却是陷入自我意识障碍

文 | 小朗妈咪(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越差的人为何自我感觉越好?孩子盲目自信,却是陷入自我意识障碍

孩子自信心爆棚,家长先别高兴,先了解什么是自我意识障碍”

自我感觉良好”,这像是一个不怎么友好的词汇,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或者孩子自身,都可能会对孩子说出类似的话。

这天,和孩子一起吃午饭,讨论到他的学习问题,他说,自己在考试的时候明明觉得自己是对的,估分的时候便往上走了一点儿,可是等到成绩出来的时候并没有那么理想。我紧接着问他其他同学的情况,他又说道,很多人都是如此。

从孩子和他同学们的身上,我突然发觉时代的更迭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原本有助于我们提升能力的地方,反而成为了自己薄弱的一项环节。

比如高考填报志愿,在以往的高考当中,我们需要先估分再填写学校,这样一来,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成绩和能力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知,这样估分才准,填报学校才不会吃亏。那么其实现在的孩子们,在估分”这方面的能力已经被淡化了,简言之:人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下降。

一、为什越差的人为何自我感觉越好?

正所谓,骄傲使人落后,骄傲的背后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态度的狂妄、嚣张,也反映出这个人对于自身的能力是过于认可,过度自信的。而这些过度自信的人,往往无法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也就成了骄傲”之人。

是自我意识障碍,导致了我可以”到你不行”的转变。生活中的的确确有很多人是这样的,自己觉得自己没有问题,我可以”,但是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了,变成了你不行”。

对于自我意识障碍”,有的人不了解,为什么会被扣上障碍”的帽子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什么叫做自我意识呢?

自我认知是指明白自己是谁,别人怎样看待我们,以及如何融入周围世界的能力。认知能力是正确审视自己的思想、情感及行为,能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自我意识,换句话说,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那么加上障碍一词便很好理解了,指的是无法正确形成对自我的认知”。

二、自我意识障碍的表现

自我意识障碍表现突出,不仅在自我感觉良好”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以下几点上,也颇具影响力。

1. 认知产生误区

认知产生误区对应的是自我感觉良好”环节,当孩子们在面对某件事情或者面对自己的时候,思想意识里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度,会远远超过实际水平。

2. 行为出现偏差

行为上的偏差表现为我可以”但是我做不到”,也就是说,孩子们会给予自己积极的信号,认为这件事我是可以做的,但是事实是,他并无法胜任。类似于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的情况。

3. 自我评价突出

大多数自我意识有障碍的人,都会对自己抱以更大的期待和评价,当中的期待和自我认知中的行为偏差是一致的,因而,人们并不会发现,自己高估了自己。

盲目自信、自我崇拜等,这些都是自我意识障碍之下,个体会表现出的特征,而对于孩子而言,这正是他需要加以改正的地方。

三、自我意识障碍”使孩子盲目自信

当我们谈到自我意识障碍”时,首先想到的都会是孩子过度自信,以至于达到了自负”的状态。在自我意识障碍之中,孩子的盲目自信是表现最为突出,且影响力最大的一点。盲目自信的背后都会这些缺陷,你了解吗?

不利于自我提高:比如孩子现在在写一张试卷,处于自我意识障碍的影响,他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些知识,可是却自发地认为自己已经没问题了。这就不利于孩子继续探索知识,查漏补缺。

自负性格产生:人一旦有了自负的情绪,要想纠正就会变得很难,而自负之人与自我意识障碍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过度相信自己。因而,自我意识障碍很容易引起一个人自负性格的形成。

自我崇拜严重:自我崇拜的心理产生,与自负性格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在此基础之上,孩子们很难发现真正的自己,从而错失许多发展机会。

谦虚使人进步,而骄傲、自负等品质无疑会影响孩子们前进的步伐,在自我意识障碍方面,家长们不该掉以轻心。

四、家长该如何打破孩子的自我意识障碍”,改变孩子的盲目自信?

作为父母,大多都了解自信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于是便给予孩子无休止的夸奖和鼓励,生怕孩子不够自信。

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真正不自信的孩子还是少数,更多的孩子盲目的自信,不能正确的衡量自己的能力,陷入了对自我认知的谜团里。家长试着这样做,打破孩子的自我意识障碍”,改变孩子盲目自信的情况。

①形成良好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主体是孩子,但是评价者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自己的朋友、老师,自己的亲人等。在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孩子们从多方面获得自我认知,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一点遐想空间里。

比如:家长在夸奖孩子的,做到鼓励孩子的同时,要注意把握好尺度、适可而止,切勿没完没了的夸奖孩子,更不要在外人面前不切实际的吹捧自己的孩子。当家长发现别人夸奖自己孩子的时候,尽量转移话题,防止孩子被花言巧语”冲昏了头脑。

②强化行为意识,夸奖孩子做事的过程

往往自我意识淡薄都会伴随着行为意识的欠缺,因而,强化孩子的行为意识,让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了的后果和意义在于何处,可以很好的缓和自我意识障碍的不良影响。

当孩子成功的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家长更重视的应该是孩子在过程付出的努力,对于孩子的努力给予认可,就事论事。强化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明确的感知到自己的能力。

③客观评价,让孩子学会倾听

任何自我认知的形成都离不开倾听的良好功效,在让孩子学会倾听之前,需要家长正面客观表达对孩子的想法和评价,这样才有利于自我感觉过度良好的缓冲和消减。

不要在评价孩子的时候,让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作是对自己的整体评价,认为自己是个天才或是笨蛋。家长正面客观的评价孩子的行为,指出孩子的不足,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

孩子自信心爆棚,家长们高兴的同时也不用过于担心,先了解什么是自我意识障碍”再一步步的帮助孩子打破盲目自信的不利影响。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我是小朗妈咪,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