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因为教会宝宝这件事情,老公比以前更爱我

在我的印象里,很多人家里都会有一幅世界地图,贴在客厅显眼的位置。

昨天带着大宝去朋友家吃饭,大宝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妈妈,中国地图像只大公鸡,日本的地图好像一只海马。”

孩子的眼睛比成年人的更加真实,曾经我也问过日本小朋友同样的问题,最多的回答也是:日本列岛像海马。

因为教会宝宝这件事情,老公比以前更爱我

日本神话中的第一任天皇称赞日本:我们美丽国家的形状,就像交尾的蜻蜓!”

把国土比喻成交尾的蜻蜓,这个脑洞我惊讶了很久呢。


日本的国土面积377972.28平方公里,换一个比较通俗好理解的说法,大概比云南省要小一点。

日本的人口1.2亿,是我国云南省的三倍之多。人口密度更是达到了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6.5/平方公里的7.5倍,国土承载力是人口大国中国的2-5倍。

日本的东京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以仅占日本0.6%的土地面积承载了日本10%的人口。

如此大的人口密度通常意味着生活垃圾的堆积、拥挤的户外,每个人的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

奇怪的是,英国的MONOCLE杂志发布的世界最适宜居住都市排行榜,日本东京居然登上榜首。经过那么多年的亲身体验,麻美酱觉得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吹捧。

相较于汽车出行,对于短距离的行程,日本人更倾向于选择轻便的单车。

日本人爱骑单车,可街上也没见到成堆的单车海洋”,这全要归功于他们会隐形”的地下自行车停车塔。

只要将单车放在指定位置,他们便会在设定程序的操控下有序地排列在地下停车场中:

脑洞大的日本人甚至把露天停车场也做成了隔层设计模式:

聪明的日本设计师的这些脑洞,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实则他们剽窃”了日本家庭主妇们的生活智慧。

因为最早将收纳能力灵活运用于生活中的,是日本的主妇们。

以收纳技巧闻名世界的她们,把收纳的智慧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生活当中。

采用隔层的方法放置鞋子,能省下一半的空间呢。鞋子终于能整整齐齐地呆在小小的鞋柜中:

小孩子的可爱衣服需要一个大小合适的衣架:

收纳的灵魂是收纳盒。在日本主妇的眼里,没有什么东西是收纳盒无法装下的,如果有,就用两个!

食物区分用途、生熟等,有序的呆在冰箱里。大部分是已经做好基本处理的食材,只要从冰箱里取出对应的收纳盒,一顿丰富的妈妈料理很快就出炉了:

厨房里的用具也要乖乖的呆在自己的位置上:

いけないよ【不可以】,日本人非常重视垃圾分类,仅仅有塑料袋是绝对いけないよ:


最容易从卧室消失的物品,是内裤。放入收纳箱的话就逃不掉了吧:

有时可以用上小工具:

让生活更加便利的小细节无处不在:


用心整理后的房间,处处都透露着生活的美学。日本的各种收纳方法每种都有独特的风格,已经形成了多种流派。

有科学研究表明,桌子杂乱的人智商比其他人高,我一直不明白是为什么?但麻美酱八年的主妇经验能够明确的跟你们说,整洁的居住环境是幸福生活的开始。


邀请朋友们到家里小聚,经常收获他们的赞美,好整洁啊。”一点都不像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呢!”甚至有朋友调侃你家小孩都不玩玩具吗?”

环顾四周,沙发垫平平整整,茶几光亮无垢,厨房厕所也收拾得干净整洁,完全看不到孩子的玩具和琐碎的东西。

接受朋友们的赞美和羡慕,我心里暗自得意。

有孩子的家庭,保持住宅整洁的关键,在于让孩子也参与进来。因为懂得十八班武艺的妈妈们通常会败在调皮捣蛋的孩子手上。

曾经让麻美酱很头疼的是:孩子的玩具堆积成山,好不容易在他玩累休息的时候将散落屋子各处的玩具放回原处,每过多久又被翻得到处都是。

跟他生气不听,跟他啰嗦也不听。尝试各种对孩子威逼利诱”的麻美酱发现,其实不是孩子做得少,而是家长做得太多了。从小教育孩子,东西从哪拿的放回哪里去,才是最关键的。

最后,推荐我看过的书籍《整理好身边的物品》

收纳整理的过程中,学着培养孩子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不仅仅是少了个麻烦鬼”,还会多了一个萌化了的小助手”呢。

一个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试着回想一下,家庭中很多小摩擦和小矛盾的产生,是不是因为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呢?

如果教会孩子懂得东西从哪拿的放回哪里去”,就不会有满地乱堆的玩具。

我在怀着大宝的过程中,看了很多幼儿教育的书籍,很早就了解到一个真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了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是对孩子最妥帖的爱呢。

如大文豪巴金所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