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教育专家实验:家长听完对孩子常说的“3句话”,直呼“受不了”

有一位教育专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当场收集家长们最常对孩子说的三句话,再让所有家长闭上眼睛,进入一个安静的状态,最后专家读这些话给家长们听。实验结果是所有家长都泪流满面,他们从来不知道随意说出的这些话,比如快去写作业,你怎么这么懒!”你写作业,比拉屎都费劲。”你就是不自觉,欠揍!”会对孩子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有个妈妈分享说,听到这些指责一声声撞击到耳膜上,她最想做的就是捂住耳朵离家出走。有个爸爸说,听着这些话,他真想揍谁一拳来发泄。但所有家长都认为,他们唯一不想做的,就是按照这些声音的吩咐,去好好写作业。

这个实验只是进行了角色互换,同样的话,由家长去听,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家长在听了自己对孩子常说的三句话”后,直接崩溃到泪流满面。由此可见,这些话有多么的刺耳,杀伤力有多么的巨大,作为孩子来讲他们在承受着什么。

教育专家实验:家长听完对孩子常说的3句话”,直呼受不了”

现实生活中,孩子对父母的唠叨都持反感和排斥心理,没有听说哪个孩子喜欢父母天天唠叨的,这也说明,这些话对孩子来讲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相反,还可能适得其反。透过这几句话也不难看出,家长唠叨的核心问题,还是因为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家长也是想通过这样的话刺激孩子马上进入学习状态。可是,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写作业这么费劲?

孩子写作业磨蹭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认为,孩子写作业磨蹭是心理学上提到的拖延,或者说孩子的专注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不可否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导致孩子迟迟不愿动笔写作业的真正原因。那么,孩子写作业磨蹭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1、孩子产生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由个体心理学代表人物阿德勒提出来的,这种自卑情结的产生,是孩子自我信任感缺失,学习压力大,无助感增强而出现的。

自卑情结:即部分个体在面临未经历过的情境时,会认为自己绝对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多数孩子在学习上都会遇到各种困难,这些困难他们又独自解决不了,求助老师或家长时,可能又会遭到无意识的讽刺和嘲笑。比如有些家长或老师随口而出:”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家长或老师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有什么不妥,但却给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他们会认为自己很差劲,学习无能。

我们从前面教育专家组织家长进行的实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家长把那些话甚至当成口头禅,这些话每天都在孩子的头脑中打转,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情结,孩子学习的热情自然就不高了,磨蹭拖拉成为常态。

2、孩子遇到了”学习困难

根据欧美的医学统计显示,我们每六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所影响。在我国,我们通常把学习困难的孩子,理解为差生或者是后进生,但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正常的,只是身体某些方面的发育出现了问题。因此,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学习障碍。

美国心理学家科克认为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发育障碍。这些障碍不包括视、听觉障碍和智力障碍。

孩子如果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磨蹭也就是很正常的现象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在学习上成龙、成凤。

家长

但实际上,真正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孩子并不是很多。当然,孩子学习上的失败有很多原因,也不能总拿孩子不努力去说事,如果家长只是看到了孩子的自控力差,专注力不够,那就未免太片面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对孩子学习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最终都有了科学的解释。那么,家长怎么做才能更好的理解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困难呢?

家长不妨试试这样做

教育专家针对家长做的那个实验,通过家长的反馈,我们已经认识到平时说的那些话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此说来,家长在针对孩子学习磨蹭拖拉上,要有一个重新的评估,看看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行为的出现,相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只要方法得当,本着理解孩子的心态,孩子的这些行为还是能够得到大大的改善。

1、不妨试试自然后果法

卢梭说:”应该教会孩子从经验中取得教训,如果孩子有冒失的行为,你只需要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而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不撞南墙不回头,有些时候,家长苦口婆心和孩子讲了一堆道理,孩子也未必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可能还是死性不改,对自己的行为不能进行约束。

自卑情结

这样,家长可以由说变为不说,待结果产生时在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这时,他们往往就能听进家长说的话,孩子对家长话也会重视起来。但是,家长也要注意这种底线,不是孩子什么的样行为都不说,等结果出现再说。比如家长和孩子上街,孩子要是闯红灯过马路,家长必须予以制止。

又如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家长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作业写不完或者写的太晚,第二天起不来,出现上课迟到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会遭到老师的批评,有了老师的批评后,他们自然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改善了。

2、不妨试试兴趣引诱法

作为家长都明白,多数孩子对学习是没有兴趣的,他们多出于一种被迫和无耐在学习,而真正对学习有兴趣孩子,家长根本也不用操心。那么,对于自主学习差的孩子,家长要回避语言打击,不能再犯教育专家实验中的错误,而是在教育孩子的方法策略上多下功夫。

孩子不喜欢学习,不代表没有其他喜欢做的事,有些时候,孩子回到家里不写作业,往往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家长可以先剥夺孩子的兴趣权,用孩子这种兴趣爱好做为督促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也可以理解为兴趣引诱法。

学习障碍

我儿子小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学习不靠谱的孩子,每天放学回来后先要玩一会魔方,总想提高魔方的复原时间,如果不管他,他写作业就会一拖再拖。后来,我就把他的魔方收了起来,并告诉他应该先完成作业,然后才能玩。开始他还有些不情愿,我就和他讲,写作业和玩魔方,要有主次之分,以后做事情也是这样,应该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写完作业一样可以玩啊!

后来,孩子接受了这种改变,放学回来就开始写作业,而且效率还挺高。因为,他想着尽快写完后,可以轻松地去玩自己喜欢的魔方。

3、不妨试试特教补救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制定的,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家长要想到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学习障碍,虽然,现在没有具体仪器去认定孩子是不是属于这样的类型。但是,这样的孩子学习能力比较弱,接收知识比较慢,注意力更是难以集中。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特点,很可能和学习困难有关。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更不能采用唠叨和语言上的刺激,而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对这方面的改善。

特教补救也是对孩子进行降低要求和积极训练的一种办法。早就有专家学者提出过,根据孩子学习能力的不同,对孩子的作业布置进行分类管理,这就说明同样的作业布置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压力会更大,完成率也更低,更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唠叨。

学习困难

特教补救就是告诉家长要允许孩子拖延,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比如,有些老师针对学习困难的孩子背诵课文就采取两天完成的办法,这样不仅缓解孩子学习压力,还不至于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其实,笨鸟先飞,不就是增加学习时间的最好证明吗?

另外,家长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要帮助进行专注力的训练。比如通过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亲子互动,讲故事等都可以让孩子专注力得以提高。

总之,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家长不能一味采取唠叨刺激的语言打击孩子,而应该是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用和蔼的态度帮助孩子一点点克服这些问题和毛病,使他们逐渐走出困境,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