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猫最近看到一个问答:
有家长问网友: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1500,是不是还不够?
答曰:在美国,够了;但在中国,不够。

本龙猫凌乱了:现在的孩子都这么厉害吗?”龙猫四岁的时候,连汉字都认不全1500个,能认到1500个字,估计都到小学三四年级了吧。
在新时代,父母为下一代教育比拼寝食难安、忧心如焚,以前若要问孩子处在什么阶段,家长最焦虑,答案肯定是高考前。现在,谁要再问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变成——任何时候都很焦虑!

1
对于孩子的教育,每个父母自觉不自觉地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设定。
我要怎样教育我的小孩?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够为孩子铺什么样的路?但是,孩子真的可以按照父母的设定长大吗?而这样的设定到底是谁的人生?

现在社会资讯快速而泛滥,教育门类繁多,各种早教机构林立,教育口号响亮而且深具理论支持,并且在商业利益的猛推下,父母很容易掉入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陷阱里。
很多父母在孩子没出生时就开始买很多可以刺激孩子脑部发展的玩具和童书;孩子还没学会唱歌就把钢琴准备好;孩子还不会叫妈妈,但英文APP已经下载了好几个;孩子还没学会走路,就开始参加婴儿早教课程……
父母不满足于孩子自自然然的长大,生怕孩子的天分因为父母没有开发而被埋没。

2
其实婴儿期的孩子在母亲的陪伴下,在有规律生活中,吃得饱、穿得暖、睡得足、尿布干爽就已经足够。而到了幼儿期,再给予一个安全干净、可以自由探索的家和离家不远的熟悉的、有着花草树木小鸟的室外自然环境也已足够。
年幼的孩子用他们的身体不断的探知、认知这个世界,所有的感受都进入他们的身体,而当他们游戏时,就把这种感受不断地释放出来。我们父母很容易一味担心孩子吸收的还不够多,总想快速的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认知,而忘记关心他们在吸收”的同时有没有释放”出来。
孩子不是早说话就会成为语言天才;不是早会数数就数学优异;不是早会背唐诗就可以成为作家……当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量发展自我的身体和心智,过早的学习和训练头脑才艺,反而会让他们提早失去兴趣热情,没有了最初因好奇而探索世界的原动力,也有碍身体健康。
童年不是一个效能工厂,也不是一次严肃的论文成果发表。
让孩子自然成长,孩子将来会成为平庸的人吗?这似乎是父母把自我对于未来的恐惧透射在孩子身上。

也有很多父母讲:我对孩子的期望,就是她可以快乐的长大。”
孩子如何快乐的长大?
父母以孩子的快乐为全部考量,为了寻求孩子可以快乐受教育的空间,他们放弃自己的工作、兴趣爱好、朋友,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长途奔波,甚至有的父母还要忍受妻离子散”,独自在外地生活……父母对于孩子的快乐成长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自己的快乐,并宁愿以牺牲自己的生活为代价。
可是这样是健康的教育观念吗?
或许又陷入了另一个迷思,孩子的快乐是教育的全部吗?
很多的全职妈妈,为了认真对待孩子的教育,她们生活的全部时间空间都是围绕孩子而运转,每天二十四小时只埋首于孩子的生活,而没有了与社会的交接点。其实全职宝妈完全可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去上自己喜欢的课程,去和老公约会,去和朋友聚会,甚至好好的睡个美容觉,让自我的身心得到满足,让快乐的源泉来自于自己。只有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在面对孩子时候才能充满正向的能量,才能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家永远在那里,家人的爱永远支持他,孩子必然发展出自我认知的能力,而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3
回到父母最开始的想法:
教育的初衷是什么?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那原始的念头是什么?教育就是观察了解孩子,并顺应孩子成长的速度和方式,用爱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在小学里,妈妈问孩子来到小学是要学习什么?孩子想了想指着学校一段高高的楼梯回答:是要学习走上这些台阶时不用再牵妈妈的手。”
多么充满哲理的回答!
孩子在婴幼儿期最需要父母温暖的大手,我们是不是应该抛下我们已有的生活惯性,为了孩子重新定位自己?
或许我们因为担心失去工作,担心失去自己的时间、空间,担心一方不工作家庭收入会变少,担心与社会脱节,担心身材相貌走样……而把小手塞给长辈的手、保姆的手,而这些担心真的比那伸向我们的软软的小手更重要吗?
我们早早地结束哺乳重回职场,将孩子交由别人来养大”;我们早早地让孩子从小学开始住校生活,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将孩子交由别人来养大”……而我们只成为出资方,与孩子相伴的时间短之又短。
年幼的孩子并不在乎房间的大小,不在乎衣服的品牌,不在乎学校是否全英语教学,他们真正渴望的是由父母的陪伴、关注、赞美、教导而产生的亲密的亲子关系,这是一种爱与被爱的连接。
可是在孩子这段最需要牵手的时刻我们却不断地放手。
何时才是该放手的时刻?
随着孩子的成长,开始真正的展翅高飞,开始拥有独立生活的想法和能力时,我们这时该给他们的除了祝福就是放手。
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一份功课,借由与孩子的朝夕相伴,让我们重新体会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进而回溯自我,向孩子学习那最纯真的心。
而孩子也通过在与父母建立的亲密关系中,学到了爱、责任与担当。
写在结尾:
育儿是一门科学,并不能简简单单的仅凭经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耗费大量的精力陪伴孩子、观察孩子,并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不断的调整适应育儿方法。
关注龙猫猫,每天分享科学育儿,让育儿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最温馨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