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她的“完美人设”,早该崩了

最近社交平台上,总能刷到一些吹捧狂赞「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完美宝妈的帖子。

他们口中的「优秀女性」,能一边在职场叱咤风云,同时还能留出充裕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一开始我是佩服的,能平衡好职场和家庭,还能不放松对身材、脸蛋的管理,这样的女性一定是时间管理大师吧。

但看多了,就不免感到焦虑和疑惑:

为什么她能做到,我做不到?

又为什么,我们从不要求男性兼顾家庭和事业?

不论是做一个称职的妈妈还是一个职场女高管,能当好其中一样就已经很不容易。

忽略女性背后的牺牲和付出,只夸大吹捧她们光鲜美好的表面,这算得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毒鸡汤吗?

尤其在深入了解了无数真实职场女性和全职妈妈的心声,我才发现:

「家庭、事业兼顾」,是给女性最大的谎言。

真实的职场女性高管,是怎么样的呢?

一位网友,分享了她身边真实的阿里女领导的现状。

某书网友@桃子PP分享身边真实的阿里女老板的日常

平时在工位上,你一般是看不到这位女老板的,因为她通常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户的路上;

在会议上,她要忙活的事情很多,业务决策、协调资源、组织管理、向上汇报,样样都需要她上手,每场会议至少得开一个小时。

会议、工作,把她白天的时间挤占地满满当当的,当九十点钟披星戴月地回到家,娃都已经入睡了。

除了做好工作安排,她还需要和自己的员工接洽沟通,每天接收大量的信息,光是信息过滤和筛选,提取有用的部分,就会花费很多时间。

职场对女领导是很残酷的,需要他们和男人一样果敢爽利,又要同时发挥女性柔和、知性的特质。

在和员工交流时,得合理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情绪,时刻保持沟通的耐心。

一个人的精力和耐心是很有限的,女老板把心思扑在职场,累了一天,回家看到哭闹的孩子,也会崩溃地不知所措。

职场上,女领导本就是稀缺生物,想要在男人主导的管理层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然要有过人的技能,不断更新知识,防止被淘汰。

男性可以理所当然地以事业为重,而大部分妈妈,却没法心安理得地将孩子、家庭抛在一边。

一边开会,一边惦记着接娃的是妈妈。

孩子生病,彻夜陪伴的是妈妈。

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多半还是妈妈。

妈妈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可好像从怀胎十月、听到那第一声啼哭开始,她们就自动穿上了铠甲。

一面想给孩子拼一个体面的物质生活,一面又想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

其中的酸楚,真不是一句「为母则刚」就能概括的。

职场女性已经很难,而想专心做个全职妈妈,所要面临的压力也不会少。

这几天,一则「女硕士辞去高管当全职妈妈」的热搜备受关注。

这位妈妈辞职前在一家培训机构工作,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了五年时间从秘书做到了教务总监的位置。

带着「硕士、高管」的光环,她本该在继续驰骋在职场,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但一切从她有了宝宝后就完全变了。

身为高管的她,怀孕时依然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很难好好休息和放松,最终压力过大,出现了流产的症状。

为了保胎,她不得已放下手中的工作,选择回家休息。

孩子出生后,夫妻两人都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孩子,想尽可能陪伴她度过童年。

和丈夫再三协商,她决定暂时搁置事业,留在家中照顾孩子,全心全意当好全职妈妈。

为了孩子,妈妈总是心甘情愿牺牲的。

当记者问起她,是否会因为失去了大好的职业前景而后悔时,她坦言:

在公司,增加或者减少一名员工其实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在家,我是孩子的妈妈,是她的一整片天,是她遮风挡雨的地方。

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在家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个温暖、不孤独的童年让她觉得自己的牺牲值得,是「绝对利大于弊端」的。

可即使自己和老公都很认同这种做法,来自外界的压力,依然让她窒息。

全职妈妈的前半年,她压根不敢跟母亲讲实话,一直谎称自己在休年假,直到半年后实在瞒不住才交代了实情。

不出所料,妈妈为她感到十分不值,觉得自己辛苦培育的硕士女儿,好不容易爬到现在的位置,说放弃就放弃了。仿佛又回到老一辈女人围着孩子、锅铲、扫帚打转的日子。

在母亲眼里,女儿的大好前景,就这么葬送了。

父母、邻居的质疑铺天盖地卷向她,加上脱离职场后,身边和自己一样的全职妈妈又太少了,没有人能听她倾诉,试着理解她,她也曾感到焦虑。

原来的同事都在为事业打拼,而我在家里裹尿布、喂奶,我们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

我到那时候才明白,原来人与人的差别,居然可以是结婚了的和没结婚的,生孩子的和没生孩子的,大家都已经在不同的世界了。

有失落、有孤独。

即使这样她仍旧觉得,牺牲了这些,自己得到了其他更珍贵的东西:

长久的陪伴使她更了解孩子,从而能更合理地帮孩子规划学习方向、培养学习习惯。而这些都是保姆、爷爷奶奶们所替代不了的。

孩子上了小学,刚开始接触奥数、英语、作文,入门会遇到很多困难,家长们原先会选择把孩子塞进辅导班,把任务丢给老师,而双减过后,培训机构被取缔,家长们再也躲不过亲自上阵辅导功课。

如果是职场妈妈,在公司刚开完会,回来还要继续焦头烂额地辅导孩子作业,遇到讲不明白的题,指不定会血压飙升,一不小心伤害了亲子感情。

全职妈妈的得与失,被她看得很清楚。

她深知,做出选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牺牲。

可评论里有很多人不能理解,觉得她在给孩子树立一个坏的榜样、她选择当全职妈妈是在选择性逃避:

说这话的,大概未曾体会过养育孩子的压力,也不知道个中辛苦。

就像从前我们指责自己的父母一心工作,忽视了对子女的陪伴;

现在又质疑全职带娃的母亲,在浪费社会资源、给孩子做出了坏的表率。

作母亲的被两面夹击,也太难了......

社会总喜欢幻想出一个无私、勤恳、不会累、不会怒的完美女人。

母亲的角色被塑造得过于坚强了,当妈妈的累了、哭了、倒下了,仿佛轻飘飘的「你可以,你能行」就必须立马恢复。

孩子饿了喊妈妈、丈夫找不到东西喊妻子、父母需要照顾找女儿,那这个女人,她累了要找谁?

如今再被问起「如何平衡好事业和家庭?」,很多女性开始意识到「根本不可能」。

既然不可能平衡,就必须得做出取舍。

夫妻某一方,为了孩子而暂停事业、为了事业减少一些对孩子的陪伴,都是选择,选择没有对错,但选择需要勇气。

就像小红书上一位母亲,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在生产后跳槽到了一家工资高的大厂,当然高工资也意味着更大的工作强度。

工作步入正轨后,如愿有了更多的钱给孩子买绘本、玩具、奶粉。孩子的物质条件变好了,她却更加内疚了。

因为工作强度过大,回来几乎没时间陪孩子。

每天最揪心的时刻,就是孩子眼巴巴地望着她说:

「妈妈。你明天还去上班吗?妈妈你能不能早点回来?」

某书博主@花花和花生成长记,在大厂工作一段时间后,还是决定辞职专心陪伴孩子,在家经营自己的社交媒体。

在外人眼里,她有体面的工作、可爱的孩子,生活离完美已经不远。

可只有妈妈自己知道,每天都家庭、工作之间拉扯,上班不能投入,下班也累到没空管孩子。

本以为自己拼尽全力就可以平衡得很好,到头来活得像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

每位职场妈妈都像杂技演员,手上抛着球,脚下还要走钢丝,每根神经都紧绷,时时刻刻怕掉下去。

妈妈们,对自己太苛刻,对孩子对家庭,又太无私。

我们要求自己是好妻子、好妈妈、好女儿、好职场人,能容忍伴侣因为工作原因在育儿、家务中的缺席。

社会对女性教育从来都是规避风险、避免失败,我们被要求笑容甜美、性格乖巧、成绩优秀,因为这样「左右兼顾」的人生很安全;

而男性,则被要求更勇敢,敢于接受一个又一个挑战,也因此可以大方选择放弃另一些。

女人们,太累了。

永远在为家庭、为孩子、为工作操劳,忙忙碌碌,只为达到大众需求的「完美标准」,不知不觉却丢了自己。

可这世上哪有极致的完美,那些社交媒体上精致的照片、其乐融融的画面背后,必定有一个走在钢丝上颤颤巍巍的女人、在深夜里崩溃哭过的女人。

妈妈们,你们已经很棒了,别再总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肩上扛了。

女性不用全能,妈妈也不是超人,我们完全可以鼓足勇气,做出取舍、做出选择。

「完美女性」的人设,早该崩了!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清筠

校对:大沁

监制: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