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有了孩子以后,孩子由谁来带是一个家庭都最关心的问题。有人愿意给老人带,因为老人带孩子可以帮轻年轻夫妻的经济压力,让夫妻两人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又有经济来源。有人不愿意给老人带孩子,因为想要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孩子成长。

数据显示,我国2岁半以下儿童中,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60%~70%,3岁以上占40%。另外,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去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也就是说,我国有6成老人在带娃,而且老人带娃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现象。老人为了带娃,千里迢迢来到子女身边帮忙带娃,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放弃了自己的自由,是心酸又无可奈何的。
而且,老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心里多少会有孤独感,感觉身边除了儿子是最亲近外,再也没有人可以诉说心事了,如果老人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对老人来说是很容易出现抑郁的。
另外,老人带孩子本身就不具有义务,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所以,老人带孩子多少应该给点钱老人,让老人心里有些安慰,还能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多数人会认为:我在最困难的时候,婆婆不帮我,那么等婆婆老了也别怪我不帮你。很多年轻人认为,婆婆帮忙带孩子是天经地义,必须要做的事情,其实婆婆在带大了儿子后,义务就完成了。至于孙辈,那是儿子和儿媳的义务,孩子的监护人也是他们,不可能轮到婆婆身上。
而婆婆帮忙带孩子,多数是念在情分上,想要减少儿子儿媳妇的负担,让他们能更好而放心地去工作。但是,如果婆婆的付出没有得到年轻人的感激、感恩,还认为是应该的,那么就会让老人很心寒。多数不知道感恩的父母,就更加不知道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担当。
所以,老人带娃要给钱是无可厚非的,要让年轻人知道老人带孩子是需要抱着感激和感恩的心,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老人有老人家的生活,她们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突然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去到儿子儿媳妇工作的地方帮忙带孩子。面对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不熟悉的人,心里会有些压力、局促,如果受到了委屈,儿子一般没有那个心细的心思去发现,而且老人为了给儿子儿媳妇带孩子,其实已经是变相地放弃了自由”
为了顾及老人的心情,照顾老人的生活,给点生活费老人是理所应当的。这样,老人有了宽松的经济条件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老人能够帮忙带孩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老人带孩子也是有很多弊端的。如果老人过度溺爱孩子,孩子对今后的成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可能会很自私,不懂得感恩,也不会懂得如何尊重别人。
另外,老人带孩子毕竟存在一些陈旧的教育观,这样对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是不好的,孩子很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坏习惯。
如果父母不是迫不得已,那么最好还是自己带孩子,孩子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和陪伴,更容易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有一次我带女儿去幼儿园玩,遇到一个读大班的小女孩,她的话一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2岁的女儿在玩滑梯的时候,不小心摔跤了,正当我等着女儿自己爬起来的时候,一个大点的小女孩走了过来,轻轻扶起了我女儿,并且陪我女儿在玩。当时我没有去阻止小女孩的行为,认为让女儿跟这个小女孩玩也不错,小女孩看起来也很乖巧,很活泼,很喜欢带着女儿玩。
就在我们临走那会,小女孩突然跟我说:阿姨,你要去上班吗?我妈妈在很远的地方上班,都没有时间教我写作业”
其实我上班的地方就在家附近,听到小女孩的话,我担心说出来后会伤到她的心,就安慰她:是吗?你妈妈回来就可以教你写作业了哦!”然后,我们跟小女孩告别离开了幼儿园。
我曾经也想过出去吧!外面有更多工作机会,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孩子就交给老人带吧!只是后来想到女儿不在身边,我又很难受,才坚持在本地上班。在听到小女孩的话后,我觉得,这是我做得最正确的选择了。

老人带孩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是自己带孩子会更好。你认为呢?
我是二胎妈妈,分享孕产、婴幼儿喂养、育儿知识!希望我的一点小建议可以帮到您!
想要了解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