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4岁读完初中课程,8岁跳级进入县重点中学,13岁考上大学,17岁开始硕博连读,此时此刻你有何感受?相信很多家长一定会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
但是有一个母亲,她的儿子就是这么出色,可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他,却被学校劝退回家了。母亲知道原因后,悔不当初。
原来,儿子从小到大只是专心于学习,从不做家务活。结果在上大学之后,没有母亲在身边,他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做,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便被学校劝退了。
他就是智力惊人,曾有东方神童”之称的魏永康。
那么,魏永康的母亲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什么,又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最后要接受儿子的普通?
一、为儿子骄傲
1983年6月,湖南省华容县百货公司的一名女职工曾学梅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孩子的父亲魏炳南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打仗负伤一直瘫痪在床,所以她给儿子取名叫魏永康,希望儿子永远健康。
也因为家庭的特殊,曾学梅对儿子的到来十分高兴,并对他百般呵护,把这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儿子刚生下来两三个月时,作为母亲的曾学梅就迫不及待地教他识字,还经常读唐诗给他听。
正是难得父母心,在曾学梅的谆谆教诲下,儿子从2岁开始,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神童”的故事:
别人家2岁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曾学梅的儿子就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
别人家4岁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曾学梅的儿子已经基本学完了初中知识;
大多数人家的孩子,都要读6年小学,而曾学梅的儿子只读了2年小学,二年级和六年级;
一般8岁的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曾学梅的儿子已经考上了县属重点中学读书;
一般13岁的孩子才上初中,曾学梅的儿子已经参加高考,以60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
一般17岁的孩子正在读高三,曾学梅的儿子在2000年,已经大学毕业,并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得硕博连读的资格。
曾学梅为儿子取得的优异成绩而骄傲,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
在华容县城,曾学梅儿子的名字魏永康简直无一不知。可能有人不知道县委书记的名字,但魏永康在我们这里绝对是家喻户晓。”一位开出租车的师傅说。
可就在她沾沾自喜时,在读研究生的儿子出事了。
二、高才生被劝退回家,母亲对他很失望
魏永康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也有母亲的一份功劳。
这些年,母亲曾学梅都是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等这些家务活,很多孩子都可以自己做,但对于魏永康而言,却是从不用自己亲自动手。
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一直到高中。后来上了大学,曾学梅还给儿子陪读”,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曾学梅认为只要让儿子专心学习,儿子将来就能有出息,却没有料到如此聪明的儿子也会有让她失望的时候。
读研究生的时候,魏永康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曾学梅还为此感到欣慰,觉得儿子长大了。
谁也想不到,没有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处处感到很不适应,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冬天里,有一次他竟然仅穿一件薄衣服和拖鞋出去玩,瞬间把许多异样的眼光吸引过来。
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在学习上魏永康也受到了影响,被学校认定其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
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了。
这个结果让母亲曾学梅始料未及,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十多年精心培养的儿子遭遇了劝退。
一时间,众多媒体将她的儿子作为揠苗助长的典型进行了大量报道,那一段时间,我们一家人的精神都快崩溃了。”曾学梅说。
而更让她糟心的是,从中科院退学回家后,儿子整天呆在房间里看书、玩电脑,期间还玩过几次失踪”,不再有昔日神童”的光环。
以前很多人一见到魏永康的母亲,都夸她培养出一个好儿子;现在只要走出去,仿佛大家都在嘲笑自己,她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
但也没有办法了,自己种的因,就要自己承受这些。曾学梅悔不当初,原来自己走的捷径竟然是条弯路。
三、接受他的普通
儿子退学回家后,曾学梅这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接纳自己有一个普通”的儿子,对他降低要求,从刷牙、洗脸开始,让儿子独立,慢慢让儿子成长。
以前,曾学梅总是把儿子关在家里看书,从来不许出去玩。只要有女生打电话给儿子,她都说儿子不在家。现在,她不再控制儿子的自由,并欢迎其他同学找儿子交流。
而让曾学梅感到欣慰的是,虽然外面许多人把儿子看成书呆子,但是很多亲朋好友都给予其儿子很多帮助,尤其是儿子的干妈——长沙教育学院招生办主任张锦平,付出了很多心血。
张锦平了解到干儿子的现状后,让其独自一人去找她。
2005年6月的一天,魏永康背着一个黑色的布包,来到了干妈家里。那时候,他还是不愿意与人交流,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看书,就连上下楼梯,手里都捧着一本书。别人问他什么问题,他总是一句不知道”。
为了改变干儿子手不离书的习惯,张锦平给他立下了一个规定,每天只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看英语,其余的时间,他必须要去学习煮饭做菜做家务,或者与酒店里其他的人聊天。
在张锦平的耐心引导下,曾学梅的儿子学会了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节,还学会了烧菜,自己的生活起居已经能够自理了。曾学梅还介绍说,儿子非常体贴瘫痪在床的父亲,几乎每天都要为父亲端茶送水。
如今,她的儿子已经有了自己工作,而且也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宝宝。2曾经的神童”,过上了平凡人的生活。
相比以前,曾学梅更愿意接受现在普通的儿子了。
四、一些想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来都是每一位父母的心中所盼,但是父母期望越高,往往都是失望越多。曾学梅便是如此。
所以,父母不必对孩子期望太高,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健康快乐最重要。
要知道:很多从小学习很好的孩子,都是听话”、懂事”的孩子。这是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但如果一个孩子,真事事都听话”,这个乖孩子”很可能活成一场悲剧。
所以,父母要舍得给孩子吃苦,让孩子学会自立,该放手就放手。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引导他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