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孩子心弦

近日,一则学生和老师互扇耳光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画面显示在某课堂上,一名女老师在教室严厉批评一名男生。在她骂了一句神经”后,男生回击你不是啊”。 男生还说:关你什么事。”女老师怒扇他一巴掌,男生迅速回女老师一巴掌。

无独有偶,安徽某中学男生群殴老师,云南师生冲突致老师流产,河北某中学老师摔学生手机,闹到了政教处,昆明一高中因罚蛙跳引师生冲突,一学生受伤……种种迹象表明:师生矛盾愈演愈烈。

师生矛盾为什么会愈演愈烈呢?首先,现在每家就一两个宝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既说不得也吵不得。不少学生遇到挫折就离家出走、自杀,也容易对其他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孩子产生暗示。有的孩子养成了软弱、依赖的心理,经不起困难和挫折。正是因为这样的脆弱”,备受家长溺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无法无天”。其次, 留守孩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剧增。这些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性格偏执,导致缺乏纪律观念、尊师意识、文明向上的素养。最后,教师缺乏教育智慧。什么是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展示出来的教育技巧和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教育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经常遇到各种奇葩的突发事件,面对突发事件,老师一激动,就会产生过激行为。而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学生不再是以前的学生了,老师随便说几句,不管深或浅,都不敢吱声,最多背后发牢骚。现在的孩子,无知无畏,会立即反击,形成剑拔弩张之势。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职责不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改造学生,而是换一种有效的方式去唤醒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良知和潜在的能力。

一、讨论,让教育无痕

当老师欢欢喜喜地走进教室,看教室里的一切称心如意 ,心情很好,课也上得欢喜。当看到教室里闹哄哄的,大部分学生没在读书,还有两人正在打斗。这时老师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并迅速的走过去把打架的同学拉开,然后请每一位当事人把当时的情况说出来,甲说了,乙说,旁观者也说了。然后由甲说,如果我不怎样,就打不成了;乙也说如果我不怎样,就打不成了;正所谓各自责,就打不成了。最后全班对他们的打架行为进行讨论,把批评变成讨论,由打架的结果找原因,再碰到类似的事就能和平解决,这样的事累但有意义。

二、关爱,让心灵回归

爱是一切的原动力。爱比责任更重要,如果你对一样东西连兴趣都没有,即使我们每天都在强调责任是如何重要,你虽然有改进,但很难做到用你的所有精力去琢磨,去研究,去做到最好。只有当你爱上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才会调动你一切的积极和能量去做好它。傅文容老师是笔者所在县城的师德标兵,在她的办公桌抽屉里,随时准备了感冒药、创口贴……学生生病或者受伤了,给药贴药,女学生生理期间也喜欢找她谈心,排除烦恼。叶飞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一次作文中写道:想吃红烧肉。第二天,傅老师就花两小时给他做了一碗红烧肉解馋。如今,年近五十的傅老师桃李满天下,她带的班有着非凡的影响力,成绩第一,写字比赛第一,歌唱比赛第一……

三、微笑 ,让孩子温暖

有些老师当学生出错的时候,总喜欢总是破口大骂,结果学生不高兴,自己心里更难受。教师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微笑教育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发怒、责备会使学生产生排斥、抵抗的心理。老师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老师带着真诚的微笑去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的信任感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听课便觉得轻松愉快,师生配合默契,从而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是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