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尔雅妈妈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过: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孩子上学之后,加入到学校这个小社会之后,我们作为家长,不自觉的把一些责任推给了老师。和老师沟通的时候,也会老师,给您添麻烦了,您多多帮忙照顾孩子”把孩子交给您了,我放心”等等这样的话语,老师就能帮我们全方位的把孩子给教育好吗?
老师是一种职业,是教书育人的。一个班级少点的三四十个孩子,多点的六十多,在小班额化之前有的甚至达到了八十多个孩子,而配备的教师数量都是一样的。老师可以传授知识给孩子们,很多因素让老师不能顾忌到每一个孩子。
在孩子学习习惯、交际能力、思想意志、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是原生家庭的教育给与的,教育的起点在家庭,教育的跑道在学校,很显然家庭教育要比学校教育更值得家长们去重视,在孩子入学之后,家园共育,才能让孩子更出色。

母亲决定了孩子的人性温度
莫言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他对着全世界说,影响他一生的是他的母亲。
他说:母亲教会了我什么是大爱和亲情,
什么是宽容和理解,
什么是怜悯和同情,
什么是诚实和耻辱,
什么是坚强和不屈,
什么是人生和处世,
什么是学习和生活,
什么是梦想和志远。
孩子一般和母亲接触最多,从怀胎十月到来到这世界后,孩子都更依赖母亲。母亲是水,润物无声,给了孩子柔软的一面,母亲这个角色调节家庭的气氛,更决定了孩子人性的温度。

父亲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父亲都是使者,只有使者们不端进修,端正自己的观念品行,培养出的孩子才能自立于人群之中。”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过: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他会认真对待女儿的每次生日,也会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候选期间,坚持去女儿的每一次家长会。
美国耶鲁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孩子接近什么样的人,就会走什么样的路,父亲是山,奠定了孩子一生的格局。

所以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请重视家庭教育不缺席。或许你小小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将改变一个孩子在以后生活和学习中的态度、人品和性格。请你们在最忙的年龄抽出最宝贵的时间,去做最有意义的事,去陪最需要你们陪伴的孩子们!从自我约束开始,自己的优秀,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每个班里有成绩好的孩子,也有成绩差的。决定孩子成绩好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不能决定,最大的影响在于家庭教育。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想让孩子们更优秀,首先应该做好自己,把自己活成一束阳光,才有可能去照亮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