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小学阶段最该提升的4种能力,看看你家娃达标了吗?

今天去公司茶水间,听到同事一凡和老马的聊天,被一句话击中了。一凡对老马说:孩子上初中开始叛逆了,你才想起来管,太晚了!

老马最近快被初二的儿子烦死了,老师隔三差五打电话说:孩子在课堂上小动作很多,不光自己不学还影响别的同学。课本更是丢三落四,上课经常没有书。希望家长能在平时关注一下孩子的小习惯。

相比起来,一凡家闺女就省事多了,每天做事条理分明,作业早早就在学校完成来,回家就做一些课外阅读。

很明显,两个孩子之所以这么大差距,是因为做事习惯相差太大。一个习惯规划学习任务,另一个则毫无计划;一个善于管理时间,另一个则完全没有时间观念。

我很赞同一凡的话:你等孩子上初中、高中,才开始管孩子,太晚了。殊不知,小学阶段才是帮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好是在10岁前

卢梭曾说: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0岁。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话,它就会发芽滋长。等后来想采取手段去改时,它们已经扎下深根,很难拔掉和剔除了。”

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任务相对轻松,这对于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是天然优势。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迎来逆反期,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正在形成阶段,这个时候他们更愿意相信父母的言行。

所以我们建议,孩子还在小学阶段的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一段关键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的兴趣,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作用。

除了课本知识,小学阶段还需要掌握哪些好习惯?

学会时间管理

低年级的小学生,尤其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受年龄特点和家庭环境影响,在时间利用上存在着缺少时间观念、注意力易转移、完成作业拖拉、缺乏条理与整洁”等普遍问题。

孩子如果没有时间管理概念,学习就会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他们会认为学习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作业不多可以先玩会儿,作业多就边做边玩,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孩子今后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所以,引导孩子学习时间管理就非常有必要。

提高社交能力

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选择好朋友了,如果在学校能获得1、2个好朋友,孩子的校园生活便会非常丰富,这种能力将来也会延伸到孩子步入社会,进入职场,成为团队合作的重要一环。

所以,我们会建议父母平时就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沙龙聚会、或报名让孩子去参加一些夏令营、冬令营,都非常有利于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学习整理术

整理术的实质其实是教会孩子如何对待物欲: 买之前,先想想有没有必要,因为超强的整理术其实抵不上精简自己的物品。” 所以,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学会寻找最适合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学会关注自身健康

孩子都喜欢玩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长时间盯着屏幕,作息时间不规律,很可能会导致头痛、眼睛近视。所以,我们建议家长适当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引导孩子规划手机使用时间。尽量保证睡眠充足,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平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健康纪录片,了解了一些必备健康知识,让孩子学会如何爱护自己。

当然,这些必备技能这么说起来家长真的很难具体把握,还需要每位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练习,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