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全国就一片降温,北京昨夜郊区最低温度已经降到了0度以下,霜冻预警也来了。我白天坐在家里都瑟瑟发抖。这两天我又开始恐慌性囤货,疯狂给两个孩子买衣服,生怕少买一件会冻到孩子。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怎么利用恐慌性囤货的战利品,降温天气如何给孩子穿盖。
降温之后有个利好消息就是,孩子会睡得更好,因为20度左右是最合适睡眠的问题。
被子Vs.睡袋
对于小宝宝来说,一定要穿睡袋,不要盖被子。为什麽?
被子不安全,容易导致宝宝窒息,越厚的被子越不安全。小宝宝睡觉会乱动乱滚乱翻,如果不小心头钻到被子里面去的话,是没有能力自己掀开被子的,很容易导致窒息。几年前的冬天,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家的四个月的小宝宝,在寒冷的冬天和妈妈同盖一床被子,而窒息身亡。
小宝宝睡觉都会滚来滚去,踢被子。所以被子根本就盖不住。
用睡袋如何确保安全
首先,要买大小合适的睡袋,别为了让孩子多穿两年买大了好几号的睡袋。因为宝宝很容易就钻到睡袋里面去造成窒息,尤其是冬天用的棉睡袋。
其次,睡袋上的小零件,拉链什么的要注意,质量一定要过关。如果质量不好脱落的话,存在被宝宝吃进去的风险。
温度和穿着
TOG/保暖系数
我们谈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说一个衡量睡袋用途的一个重要单位,TOG,简称T,中文翻译叫保暖系数。这是欧洲国家用以量度衣服被褥保暖性的单位。
以英国的Grobag睡袋为例:
0.5T适合摄氏24度及以上
1.0T适合摄氏21~23度,两层棉布的厚度
2.5T适合摄氏16~20度,成人的春秋薄被的厚度
3.5T适合摄氏12~15度,成人的厚被子的厚度
了解了这个,你大概知道如何给宝宝选择睡袋了。
各种温度下如何穿
敲黑板划重点,接下来再聊聊各种温度下的穿盖。
卧室要配备一个电子温度计,根据温度调整给孩子的穿盖更科学一些。摸孩子后背手心等都是后知后觉的做法,远不如按温度穿盖更能防患于未然。
下面以我家用过的Halo睡袋和Grobag睡袋为例。这两款睡袋都是无袖设计,里面需要加睡衣。
室温摄氏25度左右,宝宝穿长袖的连体衣或者睡衣睡裤就可以。后半夜需要加盖一层薄纱布毯,这是因为后半夜室内气温会低一下,人的体温会偏低一点。
室温摄氏24度左右,穿衣指数为稍薄的纯棉睡衣,Halo的单层棉睡袋加纯棉长袖上衣。
室温摄氏23度左右,穿衣指数为纯棉睡衣加外套,Halo的单层棉睡袋加纯棉连体衣或者6层纱布的蘑菇睡袋加连体衣。
室温在摄氏21~22度,穿衣指数为薄款的摇粒绒睡衣,Halo的摇粒绒睡袋加纯棉长袖T-shirt或者连体衣。可以根据温度适当调节是否穿睡裤。
室温在摄氏16度-20度,穿衣指数为薄的珊瑚绒睡衣或稍厚的摇粒绒睡衣,Grobag的2.5T睡袋就派上用场了,上衣则根据具体温度选薄厚不同的三保暖内衣。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Grobag有一款配2.5T睡袋的专用连脚睡衣,两个袖子是加厚棉的。如果宝宝不需要半夜换纸尿裤了,这款睡衣搭配Grobag的2.5T是非常棒的。如果宝宝夜奶多,需要半夜换纸尿裤,这款睡衣就有点不太实用了。
室温在摄氏12~15度,Grobag的3.5T睡袋就可以用了,上衣也是根据具体温度选择薄厚不一的三保暖内衣。
你可能会看到买回来的睡袋比较担心,因为睡袋都很薄,Grobag2.5T的睡袋的薄厚也就和我们夏天的空调被差不多。这是因为睡袋的保暖性比被子好太多,因为睡袋里面的热空气不容易散出去,就会形成一个保暖层。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如果买回来的睡袋有温度指引或者TOG指数,按照指引穿着即可。
可可妈碎碎念
还有些要絮叨的话。
降温天气,如果宝宝夜醒的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去安抚宝宝,而是检查是否冷热。
判断冷热的办法:脖子后面温热,手心微温或者有点凉,穿盖基本就是合适的。
除了用温度,TOG这类数字化的方式来给宝宝穿盖的话,还可以用经验的方式。记录宝宝睡得最好的那一天的室内温度和穿着,根据这个和温度变化来给宝宝增减衣物。
另外,最最重要的,宝宝怕冷与否是有个体差异的,我文中给出的数字化建议和经验结合才是最佳判断方式。
关于本号:可可妈是美国Family Sleep Institute 亚太区总监和认证睡眠咨询师,IACSC(国际婴幼儿睡眠咨询师协会)中国区首位会员,法国INSEAD MBA, 两个宝宝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