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果孩子太懒惰,请不要去责怪孩子,你的误导才是罪魁祸首

本文章由丽宝的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如果孩子太懒惰,请不要去责怪孩子,你的误导才是罪魁祸首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不仅仅有家长的疼爱,甚至年老的爷爷奶奶更是把孩子捧在手心。大人们舍不得孩子做事,他们巴不得能够事事替孩子完成。

因此,孩子便习惯了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依赖性也随之加强,突然之间叫孩子去做事,他们肯定接受不了,于是便更加的懒惰。

相信很多家长对下面这些场景都不会感到陌生。孩子想自己洗袜子,可是妈妈却经常打击孩子说,你洗半天也洗不干净。”还是自己去玩吧,这样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当他习惯了任何事情都这样依赖着你,就会养成懒散的性格。

懒惰

有时候孩子想去帮家长扫地,本来这是件很好的现象,但是有些妈妈不但去鼓励孩子还打击孩子说,你快别给我帮倒忙了”,孩子听到后就会觉得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做不好,久而久之就不会去主动帮家长去做家务了!

父母

有些家长自己也很矛盾,平时孩子想去做家务,不放心孩子去做,但是有时候看到孩子不做家务,又很烦躁,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一边在拖地一边对孩子说道,看见我这么忙也不过来搭把手你是有多懒。”这样是不是很矛盾呢?

我是丽

看完孩子的这个成长轨迹,有几个家长敢说,孩子懒惰都是孩子一个人的错呢?不管是任何的美好品质,都是需要后天进行培养的,想要改掉孩子懒惰的毛病,家长就要从这几方面做起。

1、 家长懒一点。

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父母或其他家人的懒惰行为,也是形成孩子懒惰习性的又一原因。

有的成人在家中动扔使唤别人代他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有的成人一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时就叫苦连天或半途而废,等等,孩子亲眼看见这些后就会加以模仿,这也就滋长了懒惰的心理和习性。

我是丽

2、 不要催促孩子。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对于所谓有着拖延症”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地催促,但不要过度,过度的催促,反而会让孩子为了凸显我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故意和父母反着来,所以才会发生越催越慢的状况。

我是丽

3、 不要批评孩子。

教育与监护孩子虽是父母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孩子。有些时间家长千万不能过分批评孩子,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批评孩子,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当众指责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进步来说,绝对是一件坏事。

孩子虽然不怕失败,但如果失败的次数太多,就会失去对这件事的兴趣,所以家长要适时的给孩子做一定的协助和支持,并鼓励孩子要坚持。

父母

4、 给孩子立规矩

如果我们给孩子的爱,造成了孩子的自私与懒惰,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与教养,那这种爱就是贻害无穷的。

所以,从小我们就要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长大成为身心健康、有教养、善于与人交往、做事条理性强、独立性强等。相反没有规矩的孩子往往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关注别人的感受、成人以后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抗挫折能力。

懒惰

懒惰可能是人的天性,不光是孩子就连成人也无法完全克制懒惰的毛病,孩子的懒惰,爸妈的过错,但是在将来没有人为你负责!孩子要学好,爸妈一定要做好。

孩子要做好,爸妈一定要执行好。现在是爸妈的责任,将来或是孩子的责任。但是如果教育得当,从小让孩子养成勤奋的习惯,就有可能改掉懒惰的坏毛病哦。趁现在,为孩子多付出一点点吧!


我是丽宝的妈咪,一名高级育婴师,我会持续分享更多的育儿知识,帮大家解除生活中关于孩子的困扰。如果您有关于孩子的疑惑和不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成长,营造育儿小课堂。也希望我的一些建议可以帮到大家,喜欢的话欢迎转载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