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超生第三胎如何处理
超生第三胎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根据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生育规定怀孕后,不听劝告,不终止妊娠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由所在单位按月预征夫妻标准工资各30%的社会抚养费;其他各类人员分别按照其社会抚养费应征金额的50%预征。终止妊娠的,预征的社会抚养费,在扣除终止妊娠所需的手术费用后全部退还;造成生育事实的,冲抵社会抚养费。
贵州省有关违规生育二胎的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有关政策文件下来了吗?具体有什么主要规定?
此问题已作回答。为方便你的查找,再回答一次:
贵州省应该还没有你所说的“政策文件下来”。
如果是在两孩生育新政策正式实施前不符合当时的生育政策违法生育子女的,该当事人应该作好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思想准备。
比如2016年5月12日,湖南省卫计委专门发出对《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应用解释,“《修改决定》没有溯及力。其生效之前发生的行为,应当适用行为发生当时的原《条例》或者政策规定” 。明确了“《修改决定》生效以前发生的行为,依照行为发生当时的原《条例》或者政策规定作出处理决定”。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2016年贵州产假最新规定 是多少天?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2016年休产假,取消晚育假。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确在2016年1月1日施行。明确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地方可以结合实际对允许再生育子女的情形制定具体办法(具体延长生育假到几天各地还未定)。修正案草案修改了与全面两孩政策不协调的奖励保障措施,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 申请产假需要的资料有:申请书,结婚证,准生证,身份证,医生开的怀孕周数的证明,有些单位还要求B超结果显示胎儿周数的证明等等。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16遵义计划生育规定什么时候上环吗
贵州省计生政策规定是,已生育两个子女的,或者符合本地计生政策规定再生育的,提倡使用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没有规定需要强制上环。
《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第四十条 坚持避孕为主。有生育能力的夫妻,已生育两个子女的,或者符合本条例规定再生育的,提倡使用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不符合本条例规定再生育的,应当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怀孕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贵州省对生育第三孩如何处理
要根据你的情况看是否符合第三胎标准,原配夫妻两人是绝对不可以的.女方生育过两胎的也不可以再生育第三胎.生下来的话会被处以罚款和开除工职的处理。
贵州生孩子有补助吗?有时间限制没有?怎么领取?
首先要农村户口才有
我上个月生的小孩
一起交了7000元
后来退回4000元
等于是补助4000元
还有剖腹产要补助多一些
2017贵州省开放三胎政策,那二胎还用办准生证吗?
谁告诉你“2017贵州省开放三胎政策”?难道计划生育政策又变了?纯粹的谣言。
两孩生育新政策正式实施后,也就是自2016年元旦起,生育第二个子女本身就无需再办理准生证。
看来你对计生政策很不了解。
在网上读一读《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吧,读完了,你就不会再有这类的提问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编教师生三胎会被开除吗?
建议有生三胎计划的在编人员,可以再等等具体的三胎政策出来后再生。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但这只是审议优化生育政策文件,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审议和通过是不一样的,审议是指将计划草案提交大会,而通过之后才会开始落实,并注明具体实施时间。
众所周知,在编人员即指公务人员,这类人员更应该以身作则,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所以就计划生育法而言,在编人员更应该无条件服从,如果有意违反则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在之前,我国并没有开放三胎政策,所以若在编人员选择生育三胎,不仅会面临统一的罚款处理,而且还有可能会被开除公职。
但是在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注意:2021年5月31日的只是审议优化生育政策文件,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审议和通过是不一样的,审议是指将计划草案提交大会,而通过之后才会开始落实,并注明具体实施时间。
国家开始审议放开三孩文件就意味着三胎全面开放时间离大家越来越近,有可能是2021年年底,也有可能是2022年年初,最晚在十四五期间就会实施。由于人口出生率低、开放二胎生育效果不理想等原因,相信开放三胎,甚至全面开放,到鼓励生育,迟早都会来的。所以有生三胎计划的在编人员可以再等等看下面具体的三胎政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