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关于孩子补钙的问题,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给孩子补钙

#儿研所儿医说# #清风计划# #青云计划#

关于孩子补钙的问题,妈妈看这一篇就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常有家长问问到:

孩子容易出汗,是不是需要补点钙?

给孩子补钙

孩子出现枕秃,是不是需要补点钙?

孩子出牙晚了,是不是需要补点钙?

孩子睡眠不好,是不是需要补点钙?

孩子学走路晚,是不是需要补点钙?

……

关于孩子补钙的问题,已经变成了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孩子补钙这件事儿。

家长最关心正说明了钙的重要性。为什么呢?这就要从钙的生理功能来看了。

首先,钙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形成并维持骨骼和牙齿的结构和功能。人体99%的钙以矿物质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所以骨被誉为钙库。因此,儿童长期钙摄入不足伴有维生素D缺乏是,可引起生长迟缓、新骨结构异常,骨钙化不良,骨骼变形,发生佝偻病。老年人则易发生骨质疏松等。

其次,体内还有1%的游离钙存在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而这部分钙用于参与机体生理功能,如参与体内多种酶活性的调节,以及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维持神经与肌肉的活动。这也是为什么当缺钙时,有些人会发生手脚抽筋的现象。

母乳喂养

既然钙如此重要,那机体对钙的需求是多少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关于钙的推荐。

中国食物成分表

从上面的表我们可以看到,人的一生对钙的需求量都是很大的。

小年龄的孩子对钙需求量相对少些。到青春期时,需求量是最大的,此时的骨骼生长最为迅速。到老年,由于骨质疏松的问题,钙的需求量再度增加。另外,孕期和哺乳期,机体对钙的需求量也增加。

因此,补钙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要量来进行。

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种指南对于补钙”是如何讲的。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各年龄段奶量进行了推荐:

《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2016)》中特别强调,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要补钙。”

因为母乳中钙含量是很高的,每升母乳中含钙约为300mg。如果哺乳期婴儿每天平均收入量按750ml计算,钙摄入量约为225mg/d。

因此,如果孩子摄入了充足的母乳,就不需要额外补钙。婴儿每天排尿6-8次;满月体重增加600g以上,就说明孩子获得的母乳是充足的,孩子从母乳中获得的钙是充足的。

中国食物成分表

维生素D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2016)》中指出: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对于7-9月龄婴儿,每天奶量不低于600ml;对于10-12月龄婴儿,每天奶量约600ml;对于13-24月龄幼儿,每天奶量约500ml,再加上孩子从辅食中获得的钙就能满足孩子对钙的需求。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每天饮奶300-400ml。”

建议2-3岁儿童每天饮奶500ml;4-5岁儿童每天饮奶350-500ml。

家长应以身作则常饮奶,鼓励和督促孩子每天饮奶,逐步养成每天饮奶的习惯。

母乳喂养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对各年龄段奶量进行了推荐:

6月龄:800-1000ml/d;7-9月龄: 800 ml/d;10-12月龄: 600-800 ml/d;幼儿及学龄前: 350-500 ml/d。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指南都没有明确指出要补充钙剂,而是都在强调要饮奶”和奶量。

为什么呢?这就得从钙的膳食来源”讲起了。

下面这个表是常见食物的钙含量。

吸收率

源于《中国食物成分表》

我们可以看到:

奶和奶制品是最重要的来源。

奶和奶类制品(酸奶、奶粉、奶酪等)不仅含钙高(100mg/100g),加上乳糖的作用吸收率也高(高达87%),是优质的钙来源。这也是各个指南里为什么强调要饮奶。

维生素D

此外,豆类、坚果、小鱼小虾是良好的来源。

补钙

维生素D

但是膳食中的钙也会遇到一些因素阻碍或促进其吸收。

1.机体因素:当机体需要量大时,钙的吸收率就高。如婴儿期钙吸收率高达60%,儿童40%,而成人只有20%。

2. 膳食因素:如果钙摄入过多时,其吸收率就会相对降低。

3. 维生素D :促进钙吸收。所以推荐新生儿在身后数日就开始补充维生素D,一直到2岁。

4. 草酸、植酸:如菠菜、苋菜、竹笋等蔬菜含有草酸多,影响钙吸收。吃这些蔬菜前建议先用水焯一下,去掉草酸。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补钙是要注意避开阻碍因素,提高食物中钙的吸收率。

吸收率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说了这么多,那家长可能会问,那我如何判断我的孩子缺不缺钙,需不需要补钙呢?

2016版《实用儿童保健学》中,明确指出:调查食物钙摄入状况是判断儿童钙营养状况比较好的指标。也就是说要看孩子的食物摄入情况,首先是看他奶类食物摄入的量够不够,再看他通过其他食物中获取的钙的够不来判断。

但是很多时间家长会拿着一些抽血测得血钙的指标来找大夫看孩子的体内钙的情况。其实血钙在机体受到严格调控而相对稳定,而通过血钙来看体内钙的营养状况是不具参考意义的,因为血钙是与摄入量之间是没有关系的。

另外,还有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检查,也就是通过检查看看体内的钙有没有缺到溶解骨质的程度,可以作为参考。

但是对儿童来说主要就是通过饮食情况来判断就可以了。如果判断确实需要补钙,我们也是首推膳食补钙,其实才是钙剂。

补钙

如果确实是需要补充钙剂,那如何选择钙剂?

市面上钙剂很多,但是不同钙剂中元素钙含量不同(碳酸钙>氯化钙>碳酸氢钙>枸橼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不同钙剂吸收不同(碳酸钙40%,乳酸钙和醋酸钙32%,葡萄糖酸钙27%), 不同钙剂副反应有同(碳酸钙、氯化钙等溶解度低,对胃肠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溶解度高、吸收好、对胃肠刺激较小)。

家长可以选择钙含量高、吸收率高、且副反应小的钙剂。

当然钙摄入量过多,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在,如引起肾结石、奶碱综合征还有干扰其他矿物质得吸收:铁、锌、钙等等。因此我们并不强调一定要补钙,而是通过食物来获取。

吸收率

总之,人的一生对钙的需求量都很高,奶和奶制品是钙的最重要的来源,所以我们要养成终身饮奶的好习惯,强壮我们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