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景是个十分好动的孩子,总是不能够安安静静的待几分钟的!一会这里摸摸,那里摸摸;一会自嗨的在地板上蹦跳蹦跳;一会又去骑他的玩具车!反正就是没有闲着的时候!
砰”随着一身巨响,紧接着就是哇哇的哭声!原来是头撞到玩具车了,站在一旁的爷爷,安慰着小景说:打死他,碰到我宝宝了,咱们打死他”,说着便已经开始拍打玩具车了!正处于模仿年龄段的小景,也学着爷爷,用自己的小手手拍打着!
而我正好看到了这一幕,赶紧立正声色的对小景说:宝宝,是你自己撞到车车的,不能打它的,你看你都把车车撞疼了。”小景这才停下拍打车车的小手。
相信这一幕,各位家长再熟悉不过了!孩子摔跤哇哇大哭,立马扶起孩子,并拍打地面,狠狠的说,打死他!亦或是孩子磕到墙或别的什么,也会这样做!好像这已经成为家长们的本能反应了,尤其是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们!
家长们千万别对这件小事不以为然,小小的举动,大大的危害!一次两次倒也罢了,长期被这样教育的孩子,性格都会给毁了。毕竟,任何事情都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希望家长们引起重视!

今天,我们来分析分析,这样做的危害!
1、变得没有责任感,凡是都喜欢找借口
孩子自己摔跤了,却要责怪地面,其实是在无形中给孩子传达一种理论。出了事情,不是孩子的责任,怪地板、怪一切能找到的物品。
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而我们都知道,根深蒂固的思维是最难改变的),如果出了什么事情,责任不是我的,而是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
在学习上,表现为,不努力,不上进!成绩不好,不是我的原因,怪老师教的不好,课堂没有趣味!怪家长,没有给自己找一个好学校!总之,就是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有出息!
2、养成孩子蛮横霸道的性格
小孩一摔跤,大人立马跑过去哄,甚至还当着孩子的面粗暴的拍打,让孩子知道大人为他出气了。
这给孩子一种自己永远有靠山的感觉。谁让他不痛快了,让他不高兴了,就会有大人给他出气,帮他讨回公道。这样很容易导致他变得不讲道理、蛮横霸道!也不利于孩子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一个不讲道理、蛮横霸道的小朋友,谁愿意跟他一起玩呢?

那么孩子摔跤后,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其实,在我还没有怀小景之前,也觉得孩子摔跤打地,也没什么啊!这么小的事,能给孩子造成多大影响!后来,因为小景的到来,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不知道怎么去做好一个妈妈的角色,因此,看了很多育儿书籍!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系列,其中,就详细描写了孩子摔跤的事!尹老师提倡的做法就特别有智慧:
假如是小板凳磕碰了孩子,大人要首先亲亲或者吹吹孩子的疼处,并安慰孩子:马上就不疼了,宝宝不哭了。等孩子状况稍好一些,再用同样的方式,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疼,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疼了。”
尹老师还说: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随的。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家长对此应敏感,要用一些心,让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为砌筑儿童美好情操大厦的一砖一石。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