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幼儿恋物怎么办,缺乏安全少依恋,父母请多陪伴 幼儿出现恋物情节往往和不安全依恋有关

本文由乐乐聊孩子原创首发,禁止转载

大家好,我是乐乐,今天跟大家分析一下关于儿童恋物的性格弊端,以及如何改正。

行为表现

贝贝在幼儿园里,无论吃饭、游戏还是睡觉,都要拿着一块白色手帕。虽然这块手帕已经破烂不堪,且因长期不洗而几乎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但无论老师如何劝说,贝贝都不肯放下这块手帕。到户外做操时,贝贝也要带着这块手帕。有的老师和他开玩笑,趁他不注意时偷偷拿走了手帕,结果没多久,他就发现了,然后开始嗷嗷大哭。

幼儿恋物怎么办,缺乏安全少依恋,父母请多陪伴

幼儿出现恋物情节往往和不安全依恋有关

家庭情况

通过与家长沟通得知,贝贝在家也时刻不离这块手帕,而且还不让清洗。父母尝试了许多办法让贝贝丢掉手帕,但都没有奏效。贝贝从小被寄养在老家,跟着奶奶长大,直到上幼儿园才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贝贝的爸爸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妈妈是全职主妇。贝贝还有个姐姐,智力有问题,需要妈妈照顾,也正因为如此,全家人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贝贝身上。

案例分析

恋物是指幼儿对某种熟悉的物品产生了特殊的依恋感情,每天都要把它带在身边,一旦找不到就会紧张甚至哭闹的一种行为表现。幼儿的恋物情结是由缺乏安全感引起的。幼儿依恋的物品,大多是自己用过的小毯子、小被子、毛绒玩具、妈妈的睡衣,甚至一小块布等较为柔软的东西。柔软的物品让幼儿感觉到舒适和温暖,能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可以减少与妈妈分离时的焦虑和恐惧。一般在2岁前出现的长期母子分离、母亲陪伴不足或陪伴质量不高、过早独睡等情况,容易导致幼儿获得的爱不够、安全感不足、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而出现恋物的行为。

教师

所以,恋物”本身不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而恋物”的源头——安全感的缺失,却是家长必须关注且需要想办法解决的问题。它提示家长要想办法增加亲子陪伴的时间,给予幼儿充足的爱和安全感此外,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幼儿恋物的程度有轻重之分,成人要区别对待,否则也会给幼儿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

贝贝

如果有恋物行为的幼儿能够正常地吃饭、上幼儿园,正常地与人交流愿意与小朋友玩耍,这就说明幼儿没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可以不用太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事物的增多和幼儿自身能力的增强,他的安全感也会不断增加,恋物行为会慢慢消失。但是,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物品的依恋程度越来越严重,而且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流,那么这种现象就需要家长咨询心理医生了。

贝贝

教师应对策略

(1)接纳幼儿的恋物行为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生活环境中,如果某个小朋友总是拿着某个物品,那么他会引起大家的关注。特别是当有的孩子依恋的物品又脏又破,并且不允许大人清洗时,往往会引来其他小朋友的嫌弃。这时,教师对待幼儿恋物行为的态度就会影响到全班小朋友。所以,为了避免增加恋物幼儿的心理压力,教师要自然地接纳幼儿的恋物行为,向其他幼儿正确解释此类行为。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向其他小朋友解释:贝贝从小就把这块手帕带在身边,这块手帕就像他的好朋友一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这样解释足以让他们理解和自然地接纳恋物行为,有些幼儿还会对恋物的幼儿表达亲近之情,试图帮助他。

家长

(2)用游戏吸引幼儿,减少其接触依恋物的时间

教师可以想办法用游戏吸引幼儿。当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觉不方便时,教师可以建议他把依恋物放在口袋里或者放到自己的小橱子里,慢慢减少幼儿接触依恋物的时间,直到最后幼儿能够自然而然地完全放下依恋物,全身心地参与幼儿园的集体活动。

贝贝

(3)鼓励恋物的幼儿与其他幼儿交朋友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有意引导有恋物行为的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游戏和玩耍,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当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在游戏过程中玩得开心快乐并产生了深厚的友谊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同伴交往、游戏,从而减少对物品的依恋。

幼儿

家长指导策略

(1)增加亲子陪伴时间,提高陪伴质量

父母要想办法增加陪伴幼儿的时间,提高陪伴质量,给幼儿充足的爱和安全感,使幼儿获得情感上的满足。陪伴幼儿时,家长要多和幼儿进行身体接触。比如,亲吻和拥抱幼儿,轻轻地抚摩幼儿的背部。妈妈温暖的拥抱和爱抚会让幼儿感觉舒适、安全。也许有的父母确实工作很忙,没办法增加陪伴幼儿的时间,那就想办法提高陪伴的质量。幼儿最喜欢的、高质量的陪伴方式就是和父母一起做相同的事。这不仅会为幼儿带来和父母在一起的满足感,还会让幼儿产生自己也能像成人一样做事”的成就感。所以,父母在陪伴幼儿时要完全放下手机和其他的事情,全心全意地和幼儿一起读书、做手工玩游戏、做家务。

贝贝

(2)理解幼儿的依恋行为,接纳依恋物儿童恋物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家长不要对幼儿依恋的物品有厌恶的表现,也不要有摔打依恋物或者强行让幼儿与其依恋的物品分开等粗鲁行为。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依恋物不只是一个物品,还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家长厌恶和拒绝的态度可能会让幼儿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可耻的”,产生自卑感。所以,对于幼儿的恋物情结,家长要做的是疏导,而不是强行戒掉。当幼儿有足够的安全感或者在与父母的游戏中获得足够的情感满足时,他就会慢慢减少对物品的依恋,更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恋物

(3)体察幼儿的心理状态,帮助幼儿做好接受挑战的准备

当幼儿需要独立面对一些新环境、新挑战或需要学习新技能时,家长要善于体察幼儿,提前帮助幼儿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幼儿一下子陷入恐慌的境地。比如,初到陌生的环境,家长可以陪伴幼儿熟悉周围的事物,了解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让幼儿尝试独睡时,可以先给幼儿唱一首催眠曲或读两个美妙的故事,让幼儿在温馨的氛围中入睡人园前,家长可以利用试园时间陪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帮助孩子认识幼儿园的一些小朋友。父母平时也要多注意与幼儿沟通,像朋友一样与幼儿相处,了解幼儿心中的小秘密,及时化解幼儿的负面情绪。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幼儿的安全感也会增强,对物品的依恋程度会逐渐降低。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转发,点赞,记得关注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