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别为孩子牺牲太多

爱孩子,是一门艺术

高尔基曾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

前几日在楼下看书,听到一位妈妈与小女孩的对话。

腿伤刚好。怎么又碰破了?”

我就是不小心在滑板车拐弯的时候摔的。”

怎么这么不小心!”妈妈的语气满是焦虑和生气,而小女孩的回答也是怯怯的。

这个场景在我们生活中很熟悉,妈妈寻问的背后其实是爱和关心,可是语气透出的感觉却是责备与埋怨。这样小女孩不但没有收到妈妈的爱,反而感觉到的是妈妈的批评,碰破了腿,就好像弄坏了玩具似的,犯了错误。

在家庭中,爱”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它可以给人带来很强的幸福感,给人强大的精神动力,但也可能给人造成伤害。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有意无意、程度不同地训斥甚至控制自己的孩子,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爱强加到他的身上。这些父母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爱孩子,总依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管束孩子,这看似为了孩子好,但实际是一种不适当的爱。

父母爱孩子,就要给他需要的爱,而不是自己认为应该给予的爱。比如孩子想要独立,就不要对孩子包办一切。父母的爱必须和理解、尊重相结合。要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尊重为基础的爱才是最好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当孩子需要父母的爱时,父母要按照他的个性特点,用最恰当的方式给予爱。

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未必都知道如何去爱。爱孩子也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用心去学习的。做父母,一定要用心掌握这门艺术,这样才会幸福孩子,幸福家庭。

别为孩子牺牲太多

别为孩子牺牲太多

但凡父母多少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了孩子后,自己的生活、思维方式、观念都发生着变化。不少父母甚至把孩子当作生活的中心,任何事情都以孩子为出发点:为孩子读个好学校拼命挣钱:为了孩子上学方便,甘愿在学校附近租住陪读:为了孩子能多才多艺,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专心陪伴:为了孩子和自己的爱好、朋友渐渐疏远….只要孩子有出息,做牛做马也心甘”成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爱子心切无可厚非,但无数事实证明,家长投入的精力、时间与孩子的教育效果并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当无怨无悔地牺牲、付出时,家长应该意识到,为孩子牺牲太多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首先,当为孩子付出太多时,对他的期望值自然也就会提高,无形中可能就会把自己过多的期望强加给孩子,给他造成压力。同时,对孩子的情感依赖也会随之增强,这无疑对即将步入中学,开始渴望独立的孩子会是种无形的束缚,减少了他自己体验成长的机会。其次,家庭教育除了言传,更重的是身教。为孩子而失去自我,生活圈子可能会随之变小,眼界可能愈发狭窄,对人、对事的态度也可能有一些消极的变化。而这些恰恰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相反。拥有一份值得努力的事业、广泛的爱好、乐观的生活态度则会给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

因此,为孩子有所牺牲虽是父母责任所在,但仔细想想,家长太多的牺牲却并非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

孩子期望的爱

1.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最快乐”

一一我不喜欢妈妈看电脑折腾到太晚,因为这样就陪不了我了。

一一我的梦想就是爸爸妈妈天天不用出差,一起陪我出去玩。

陪我出去玩…‘带我去旅游…‘陪我去音乐教室”都是孩子们所看重的父母之爱,吃饭、睡觉、遛狗、打球、看电视这样平常的事也因为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而变得格外美好。在他们眼中,钱”远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重要。

2.希望爸爸妈妈能听听我说话”

一一爸爸妈妈要听我讲话。不要总觉得我说错了。

一一有别人在的时候爸爸不要只理别人不理我,不要说我太烦。

家长们个个都愿为孩子赴汤蹈火”,但孩子们更希望能被理解”:他们希望爸爸妈妈为他们选择兴趣班时能考虑一下他们的法,做菜时能参考一下他们喜欢的口味,买书、买玩具时能听一下他们的意见,安排活动时能考虑一下他们的主张。聆听孩子,家长才可能给孩子想要的爱。

3.我做错了事情请跟我好好说”

一一做错事情时。我最害怕爸爸生气。我喜欢他好好跟我说。

一一我犯了错,爸爸妈妈不要不管我….

如果他们不管你,那就是真的不爱你了。

孩子们几乎都知道家长发脾气和惩罚他们是因为他们不乖、犯错误”,所以他们尽管不情愿,也只能接受。当然,他们更希望家长能好好说”,知道哪里做错了,下次就会忍住。”

4.大家都要相亲相爱”

一一我希望爸爸妈妈手牵手。

一一爸爸一出差,我就可以在大床上让妈妈搂着我睡觉,你以为我很喜欢这样对不对?其实我更希望爸爸不出差,一家人欢欢喜喜。

苏霍姆林斯基在《睿智的父母之爱》中说:出色的孩子总是生长在父母彼此真诚相爱。也真诚热爱、尊重别人的家庭。”给孩子的爱越多越好或许只是我们的臆想。孩子并不想占有父母所有的爱。如果家长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用在孩子身上。以至于忘掉了身边的其他人甚至于自己。这并不是一种适宜的爱”。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才是对孩子的大爱”。

赴汤蹈火

善用爱的语言”

★肯定的言语

肯定的言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有人说:一个男孩在十八岁前需要5000次的赞赏:女孩则需要更多。当然,欣赏鼓励孩子不是一味地、漫无目的地说教,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出色的一面由衷赞赏。如果针对性不强,孩子会觉得父母的赞赏不够真实,这样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让孩子产生怀疑。

★身体接触

从心理学上讲,身体接触是给对方印象最深刻的感觉。拥抱孩子要讲究场合和时间,如果在公众场合拥抱会使孩子尴尬,应该在孩子上学出门和归来的时候,当孩子疲惫的时候,轻轻一拥孩子会倍感亲切。

★服务的行动

父母应通过提供生活上的关怀和照顾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为孩子做他喜欢吃的饭菜:陪伴、协助孩子完成他需要做的事等等。这些服务的行动就是爱。

★亲子时间

全心全意地花时间陪伴孩子,意味着你愿意将生命的一部分与子女分享,会让孩子感受到他的重要,感受到在父母眼里他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

赴汤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