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孩子是为了听父母的话才读书的吗?其实真正的原因不是这样的

文|教育知识汇

本文的关键词:读书、亲子、成长、教育

有时候在学校突然去问一个孩子的时候,你问他读书是为了什么?他会毫不犹豫的这样回答你说,是为了听父母的话,是父母非要自己来读书的。其实,很多孩子心中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而往往就是这样的想法,所以才导致了孩子读书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自己读书的真正目标。因为孩子脑海里已经出现了,读书是为了考试,为了成绩,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多半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说考试一定要考好。但是,读书真的只是仅仅为了听父母的话吗?其实不然,孩子,你需要思考一下。

孩子是为了听父母的话才读书的吗?其实真正的原因不是这样的

读书不是为了听父母的要求的

一、读书不是为了听父母的要求的

我们要明白,读书不是为了谁,而是为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身边都能听到长辈评价孩子都会说的一句话,就是把听不听话作为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的首要标准。而在长辈的眼中,只要是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常常会在长辈口中听到这样的评价,说的是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于是,有些孩子为了得到这样的一句好话,就会说为了听话而读书,为了父母而读书。

我们现实生活中,在这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和网络化的今天,使得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对孩子的读书和学习有了更多和更好的规划。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本地或者是省里最好的学校,还有就是恨不得自己孩子的身上,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本事。甚至有些父母,会把孩子的成长之路等一切都给规划好,而作为孩子的我们,为了听从父母的话,就只能去服从。所以,我想对这样的父母说,对孩子的这种要求,孩子真的是为了自己而活吗?

张黎从小就喜欢打电子游戏,但是他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就是,他打游戏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而是从小就好奇这游戏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还能让我们在电脑面前做上一天一夜呢?慢慢的,他更好奇的是这个游戏的设计和开发饿。于是,上大学的时候,张黎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己喜欢而又感兴趣的专业,如演绎出的是,毕业后张黎进了一家的游戏公司,当起了公司的游戏程序员。但是,好景不长,他的父母觉得这份工作太丢他们的面子了,于是,非要让张黎辞掉这份喜欢的编程工作。而父母希望他去考个编制,然后去事业单位上班,这样才有出息。

读书不是为了听父母的要求的

张黎现在做的这份工作,是他最喜欢的,父母的意见,起初他是不同意的,于是张黎的母亲就天天去他的上班的地方各种闹。最终,张黎还是敌不过他母亲的一番折腾,所以,张黎不得不辞掉他自己喜欢的工作,然后回家考编制,最终考了一个铁路职员。

5年过去了,曾经和张黎一起入行的同学都成了之前所在的公司游戏策划总监,拿着年薪三十万元以上的薪水,不仅如此,还过着有车有房的生活。而张黎在过去的的日子里,过得并不如意。慢慢的,就这样,在后来的日子里,张黎不再那么爱说话了,一天总是郁郁寡欢的。而导致张黎成为这样的,不仅仅是因为大学同学事业的成功,而他只是一个县级铁路小职员;更重要的是,张黎在最能奋斗的年纪,被迫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工作,而这一切的幕后推动者,就是自己的父母亲。

为了听从父母的话,我们才去认真的读书;为了听父母的话,我们才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为了听父母的话,我们走向了自己所不愿意的生活;为了听父母的话,自己的生活成了父母理想中的生活。因此,我们可以反过头来想一想,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我们要明白有一个道理:我们读书学习,不是为了听从父母的话,我们在读书中可以找到欢乐,找到自己的向往,是为了去见到比现在见到的更大的世界,是为了看到比今天更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之所以要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如果读书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那么,现在,我们自己所读的书就没有任何意义存在了。

好孩子

读书不是为了听父母的要求的

二、优秀的孩子不是为了听父母的话而选择读书的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做事情的动力分为两种,一是我们的内在动力;二是外在的动力。那什么是内在的动力呢?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对事物的兴趣以及做了这件事情之后所带来的成就感,而这种感觉,往往又会提升他们对做事情的兴趣,然后促使他产生愿意去做一件事情的自然冲动。

而外在的动力,则是因为一个人由外部因素所刺激的,这种刺激虽然也会让人产生成就感,但这种感觉却是有另外条件的,而且这种外部因素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不会再对他有任何的吸引力了,还有就是他也不会再去愿意继续做一件事情了,甚至还会让他会对这件事情产生前所未有的厌恶感。

一位在家休养的老人,原本他居住的地方是安安静静的好地方。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经常有两个孩子经常来老人住的院子里踢球,然后每次都将一个非常破旧的铁水桶作为球框,而两个孩子就开始比赛,看谁踢进去的球多。而就是他们这种踢球进铁水桶的方式,让一个喜欢清静的老人终于实在是受不了这种踢与铁水桶的碰撞声了,于是,老人便决定要想一个办法来阻止他们的这种踢球的行为。

有一天,两个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来踢球,老人这时慢如蜗牛一样的走到他们的身边,然后说了一句:看你们每天都来这里踢球,还真是有意思,你们如果不来的话,我还觉得我的生活缺失了一点什么!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踢球,那我们就来做个约定吧,如果说你们每天都来这踢球的话,我承诺,你们每个人就会有两元钱的报酬。”两个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高兴极了,从此,每天下午放学都会不约而同的到老人所居住的院子里踢球,而老人也没有食言,真的给了两个孩子报酬。

张黎

优秀的孩子不是为了听父母的话而选择读书的

好景不长,过了几天之后,老人开始对两个孩子认真的说到:不好意思,由于现在的物价上涨实在是太快了,我的收入也在慢慢的减少,所以以后,我恐怕只能给你们一人一块钱了。”而两个孩子听了这一番话,心里很是不高兴的样子,但是虽然是不满意,最终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还是一样坚持每天下午放学都会来这里踢球,但是,他们却没有之前老人给他们两块钱的时候那么认真了。

然而,又过了好几天,老人又开始愁眉苦脸地对两个孩子说到:实在对不起了,我最近手头真的是太紧了,恐怕以后只能给你们每人五毛钱了。”这时候,两个孩子的脸上立刻显出了非常不满意的表情,其中一个孩子说到:为什么给这么少,谁会为了这五毛钱,来你这里浪费时间呢?我们不踢了。”自从老人说出这句话后,从此以后,两个孩子放学后再也不来这里踢球了,而老人居住的地方,又和以前一样,恢复了以往的安安静静的生活。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的时候,两个孩子是为了欢乐才来到这里踢球比赛的,所以,这个就是孩子的内在动力表现。然而,老人为了不让孩子们在这里踢球,然后自己就用额外的行为理由来对这两个孩子进行了刺激,而孩子们当受到金钱的刺激时,就会在短时间内比自己的内在动力还要有吸引力。所以,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转化为外在的动力表现,慢慢的,最后为了金钱而来这里踢球比赛了。

听父母

优秀的孩子不是为了听父母的话而选择读书的

而这种外在的动力表现虽然可以让孩子们短时间内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却减弱了他们踢球比赛的兴趣。因此,当这种外在的动力表现对孩子们无法产生更有力的吸引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花费力气做无畏的事情了。

而我们可以好好的想一想,如果说我们是为了听父母的话才选择读书。就会像以上故事中所讲的一样,把听话当做是自己读书的诱饵那么,就已经把我们读书的初衷给覆盖了。所以,我们把读书从内在的感觉转换为外在的价值时,我们很有可能会觉得不值得为了听话而去读书的时候,就可能会导致自己出现厌学的现象。

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是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为了听父母的话而去读书的。对于我们身边的成功者而言,他们的内在动力表现往往会比外在动力表现重要很多,因为内在的动力表现会更加持久和长远。在读书的方面,听父母的话只是外在动力表现,而我们读书的兴趣是内在的动力表现,它可以增加我们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道德,使我们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会为我们付出很多很多,但是,我们自己也要知道,决定未来命运的,不是我们的父母,而是我们自己本人,所以我们不能是为了听父母的话而去读书,也不能被动地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读书,还有就是,更不能让自己的父母为我们规划好的自己的人生道路。只有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才能成就我们自己的人生目标。

听从父母

优秀的孩子不是为了听父母的话而选择读书的

三、结束语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读书到底是为了谁?这是一个令人困感的问题,但是它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我们读书的目的,我们才能更好地读书。只有我们明白读书的意义,才能找到我们的人生的目标,才有动力和能力去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

作者介绍:教育知识汇,90后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培行业,爱上学习,做一有修养的人!我还整理了许多关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资料和小学六大类的作文范文,电子版,有需要的家长和学生,关注我,私信回复学习”给我即可获得。

PS: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私必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