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甜心格格社群:爸爸妈妈,你们今天学习了吗?

父母们教育孩子时,总是说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他人高一筹,劝勉孩子要勇于攀登,不要安于现状。其实当父母观察孩子时,孩子也在关注父母,他们何时不也在观察他的父母有没有在攀登楼外楼、山外山呢?不要等他们反问:爸爸妈妈,你们今天学习了吗?”爸爸妈妈们,现在就拿起书本,做孩子的同学吧。

孩子希望父母是自己的朋友、榜样、需要超越的标杆。但父母为什么从不注意自己的业余时间的学习?以为已经功成名就了吗?孩子日渐长大,做父母的也时常感到小有成就: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事业稳定了下来,孩子已经从幼苗长成茁壮的小树。

父母不由地松了一口气,每日沉浸在一种安逸自足的情绪之中,再也没有初入社会时的争先恐后的劲头,也不见了业余充电学习的劲头。认为自己可以享受人生了,所想的只是如何创造更惬意的生活。这种慵懒的情绪会毫无遮拦进入孩子的双眼和头脑,孩子或许没有理由也做安于现状的打算,但是现实摆在面前的,似乎只有这一个选择。

甜心格格社群:爸爸妈妈,你们今天学习了吗?

当父母怒不可遏地责问孩子为什么不知进取、安于现状时,孩子心中可能在说:这样不是很好吗?因为父母的实际行动告诉了他们,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满足的。父母的行为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当父母观察孩子时,孩子也在关注父母,当父母警示孩子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时,孩子也在思索自己的父母攀登到绵延山脉中的哪一峰,是不是还在攀登。

父母对孩子拿他们相比较感到懊恼,甚至认为孩子是无理挑衅。其实,孩子真的想的不对吗?父母真的不用学习了吗?

父母往往认为自己已经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了,就不需要学习了,只逼迫孩子学习。那孩子是不是学有所得时,也有理由可以不学习了呢?但父母肯定会对孩子说:不要为不学习找理由,活到老学到老是一成不变的古训,父母的亲自使践行更能让孩子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习惯。

人类的高智商创造了无数的词语来描述所有的人类生存活动,其中包括了学习”二字。这两个字高度概括了人一生要从外界不断地汲取知识和力量,我们每一步成长都是学习的结果,比如讲礼貌、负责任、尊老爱幼,等等。

html>学习是我们从幼年到老年,每一个阶段适应世界的前提和改造世界的力量源泉。即使不上学,我们也离不开学习和教育。学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有了学校,人类能更好更快地学习主流的自然科学,但是以学校为代表的学习并不是全面的学习,以这种学习为主的教育也并不是全部的教育。出了校门,还有更多需要我们学习思考的东西。

学校除了教会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是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科技的进步不断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掌握得越多,就越能帮助我们提高工作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悟。如果我们放弃学习、固守成规,那我们的活力和能力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

而现在,人们更关注的是生活中的物质得失,你不觉得再多的物质也不能将你的心填满吗?这是我们远离了学习的结果,我们每天所追求的实实在在的物质需求,带给我们的只是短暂的快乐,无法构成自身快乐的源泉。

将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寄予物质的得失,是对自身发展的牵绊,是对造物的亵渎,是甘为物质的奴隶的结果。物质是为人类服务的,人不应该为物质而苟且。作为父母之所以固步自封,远离学习,恐怕就是因为有了物质的基础。

楼外楼

但拥有再丰厚的物质也仅说明作为社会的一员比别人多占有了一些资源而已,不要忘记更要懂得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那是没有止境的,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学习的本质是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直达我们的中枢,让我们的神经受客观、本真的思索锻炼,从而净化和升华我们的思想,引领我们的生活拥有更多精神层面的内容,让我们的头脑和心灵各个角落都有充实的感觉,就像一盏烛光能以它的光芒冲天空荡的屋子一样。

活到老,学到老,堪为人类最响亮明智的口号,父母把学习当做一种滋养,一种习惯,一种骄傲,孩子还怎么会拒绝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