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一流的小学生家长的一天,从一根鞋带开始 小学生系鞋带的感想

曾经看过一个来访者案例:

一位母亲为她已经成年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心理专家。

心理咨询师问她,当你的孩子系鞋带的时候总是打死结,今后是不是没有给孩子买过有鞋带的鞋子?”

母亲点点头。

小学生系鞋带的感想

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

是的”

孩子第一次自己穿衣服,差不多扣一粒扣子都要10多分钟,然后你就骂他笨手笨脚?”

这个母亲感到很惊讶,您是怎么知道的?”

心理咨询师又说: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依靠自己的关系帮他找了工作?”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又问咨询师怎么知道这么多。

女士,我是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我该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想没有人会想出好的办法。

回到系鞋带

我清楚地记得顶宝小时候在幼儿园曾经有一天的课程,是学习系鞋带。黑板上有一个漂亮的巨型的鞋面,彩色的鞋带。每个小朋友面前也放着一个小小的木制鞋面,有各种彩色的好看的鞋带,孩子们可以在大模型上学完后在小木鞋上练习。顶宝的幼儿园老师姚老师,专门花了好几天时间,用这些好看又有趣的教具,教孩子们系鞋带。

一流的小学生家长的一天,从一根鞋带开始

我也记得,那段时间早起上幼儿园和下午从幼儿园回到家来,顶宝总是不急着出门或进门,而是要求坐在属于他的小板凳上一次又一次地系鞋带。

系得不好,但是我说,宝贝,你真棒!

到了小学

家长给自己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

你以为:自己系鞋带=摔跤

孩子初次自己系鞋带,可能会系得不够好,不够紧,结打得不够漂亮。走出门的时候,有一定可能会重新散落。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接给自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眼前已经幻化出孩子扑通”一声摔倒在地的惨烈景象,说时迟那时快,立马蹲下来给孩子重新系。一次,两次,......孩子习惯性地认为家长会帮他系,穿进去后直接脚伸向家长——妈妈,你来系!妈妈,你快点!

系鞋带

你以为:自己系鞋带=迟到

进入小学。早上不像上幼儿园那般时间宽松,很多家长发现喊孩子起床上学就已经很让人头痛了,接下来的洗漱吃早餐节奏更是极度心塞。好不容易总算折腾到门口背书包穿鞋子这最后一步了。孩子开始系鞋带时,容易打死结,或者打不成结,的确会花一点时间。这时孩子自己本身也会有点小烦躁小抱怨,家长如果及时发现孩子这些情绪立即给于鼓励,孩子多半能坚持下去,可是许多家长没有足够耐心,眼见时间已经不早了,家长再一次给自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眼前已经幻化出孩子迟到站在教室门口罚站,老师在班级群里@自己点名批评的尴尬景象。干脆直接弯下腰来代劳系鞋带。我就亲眼目睹我的母亲看不下去顶宝小时候自己慢慢系鞋带,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来强行代劳了。如果当年我没有坚决制止,接下来这些年,顶宝一定会喊——外婆,你来系!外婆,你快点!

心理咨询师

你以为:从此不买有鞋带的鞋子=不迟到+不摔跤+不会有任何麻烦

尽情地给自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后,家长作出了极其英明的决定,从此不买鞋带的鞋子,从此不让孩子洗碗,从此不让孩子自己穿衣服,从此不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从此不让孩子自己整理行李,从此不让孩子........

于是,你让自己变成了开篇那位遇到很大麻烦的妈妈。

在孩子第一次尝试着迈开脚步,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是你束缚住他的手脚。

在孩子需要你理解他,懂他,支持他的时候,是你忽视了他的感觉。

很多父母像这个母亲一样,给孩子庇护,让孩子失去成长过程中试错和改正的机会。

从不放手,一切包办的父母,才会养出一个一直断不掉奶的溺爱孩子。

所以,对孩子是真爱还是溺爱,往往在于父母在做什么。

我们常常谈规矩,但是没有爱的规矩是枷锁。

我们也会谈爱,但是溺爱却是爱的毒瘤。

毒瘤,会致命。

我们要成为优秀的父母,一流的家长,方法上百条,道路万万千,只是

你, 要从让孩子自己开始系鞋带开始。

欢迎关注我

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直到看见你由衷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