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女孩突然辞职了,把做妈妈的吓了一跳。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女孩说过不喜欢工作讨厌老板之类的话,但做妈妈的听了却都不当回事,认为那只不过是说说玩玩的,是孩子闹情绪时发的闹骚。
因为在她看来,孩子的工作不差啊,工资也不低啊,与她年轻时候的状况比,简直不要太好啊。她不能理解的事,她选择了听之任之,选择了不去相信。
她没有问一问,为什么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为什么想辞职,辞职后又有什么打算,再想找什么样的工作。
直到真的这一天的到来,女儿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坚定地递交了辞职。母亲才如梦初醒般,急忙着询问,着急地问原因,企图去扭转,但为时已晚,女儿已横下一条心,去意很坚决。
于是乎,亲朋好友们纷纷猜测原因,背地里说东道西,都想不通她为什么就做不下去了。折腾了一番,还是没能知道真实的原因是什么。也许很多人的行为动机只有自己的内心知道,是很难对外说的,能对外说的可能都不是真实的原因。
然而正是由于这个真实的原因的存在,就可能是一个人不开心的根源,就可能是一个人做出超乎寻常行动的动因。做得不开心,做不下去了,有可能痛苦得太久了,选择某个行动才不会考虑太多。
不是吗?
后来,陆陆续续地得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孩子过的是有多么的不开心多么地不如意啊,自己去求救过心理咨询师,也找寻过心理医生,还翻阅过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长时间地独自默默地承受着一份痛苦的折磨,不愿对家里人讲,也不愿让家里人知道。
类似这种不知道孩子内心状态的家庭似乎还不少呢。但我想要问的是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有些家庭关心孩子的学习如何,分数多少,工作如何,奖金多少,但对他们的感受知之甚少,甚至懒得听,懒得问,懒得关心。
为什么,有些家庭教育只要求孩子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而不管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为什么,有些家庭教育只懂得喂养好孩子的身体, 却不懂得如何呵护孩子的内心,守护他们的心灵不受到伤害?
孩子不敢对父母说真心话,这是很多家庭的现状。
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内心在想些什么,是喜还是悲,这是很多家庭的硬伤。

我又想到一件事,是位父亲,说最近自己在念高三的女儿,睡眠不好有十多天了,最近一段时间都喜欢呆在家里,不太爱出门了。他只是觉得奇怪,但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压力大,很正常。”父亲一脸淡定的说。
女儿有没有什么异常的言行呢?我问道。
女儿有次提起过心理咨询,还说想去医院看看病,我觉得没什么,高三嘛”,做爸爸的没有当回事儿。
我赶紧劝他带女儿去医院看看,连续十来天睡眠不好,一定是有点问题的,果然医生的诊断结果是:轻度抑郁。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没去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等到问题来了,我们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痛苦,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本可以避免的悲剧没有避免,本可以化解的矛盾没有化解。
很多时候,本可以淡化的小事,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在意关心,而让它演变成大事发生了。很多的不开心,就是因为我们忽视漠视,而让它长期地盘踞在孩子的心头,让他觉得生活没那么美好,前途没那么光明。
很多时候,我们按照自己的观念来理解,按照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并不认为孩子的烦恼是烦恼,并不认同孩子的痛苦是痛苦,所以采取了袖手旁观,甚至嘲讽讥笑,没有对孩子付出真正的关爱问询,没有真正地履行好监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
如果我们上心一点,关爱孩子的精神世界,就能帮助孩子,一起扛过生活中的一些艰难时日,让他觉得日子不那么难过。如果我们再重视一点,就能陪伴孩子,一起度过生命中遇到的某些暗黑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