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父母怎么要求自己,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中国大多家庭陷在一个死循环里,父母往往都对孩子报以厚望,早早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给孩子最好的资源和希望。

小来深以为然。

当前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以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优秀,与此同时,却停止了栽培自己,放弃自己的追求。

但是各位家长应该考虑的是:你轻而易举放弃了自己,那当孩子不想努力时,你又该用怎样的立场去说服他呢?

01、孩子也希望父母优秀

前段时间,小来听一位朋友抱怨说:

7岁的儿子最近迷上了手机游戏,一放学就开始玩,每次催他读绘本,他都特别不耐烦。

有天,她又催儿子时,儿子嘴里念叨着马上”,眼睛却始终盯着游戏界面。她忍无可忍,直接夺过手机,对儿子大声吼道,读书。”

儿子一边不情愿地翻开,一边哭着说:你不也整天玩手机吗?我是坏孩子,你也不是好妈妈!”

她一脸痛心地跟我说,我不让他玩游戏、让他读书还不是为了他好,他怎么还说我不是好妈妈?”

父母怎么要求自己,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听着她的抱怨,我只问了她一个问题,你以前是不是经常在他面前玩游戏啊。”她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我叹了一口气,给她分析道,这就对了,要知道,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大人的行为。但他们年纪小,不完全懂手机的用处。也许,你疲累时玩游戏,恰好被他看到了,他就会以为,手机的用途只有这一个。”

听到这里,她连连点头。我接着说:孩子需要引导,你想让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先去做那样的人。”

她缓缓点头。

结果前两天,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了一件事,让我很是吃惊:那天,朋友儿子开家长会,老师让朋友会后留一下。朋友叹了一口气,心想完了。没想到,老师却一脸欣喜地给她看儿子的课堂作文《母亲》。

儿子的作文里,居然用了《傅雷家书》里的金句:我想做妈妈的影子,既能随时随地帮助她、保护她,又不让她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

那一刻,她无比欣慰,觉得自己真的影响到了儿子。

我也为朋友高兴,不停地问她,是怎么做到的?

再三追问下,我才知道了事情经过:从那天聊完之后,朋友再没有在孩子面前玩过游戏,要求孩子读书时,自己也会在一旁读书或者学习。

母亲

她既从书里面获得了成长,又学到了如何成为一名好妈妈。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单方面要求孩子达到我们的期望,让他们少玩手机、好好学习、认真读书。但父母的言行举止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大人是什么样,小孩就会学成什么样。

你的爱好和习惯,都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他们一生最宝贵的礼物。父母是照亮孩子一生的光。你若暗淡,孩子又怎会熠熠生辉?

02、父母努力,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董卿曾经谈到过她初为人母的那一段时间,那时的她很沮丧,时间全部被孩子占据,人也变得琐碎平庸。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是一段很艰难的日子。

生活因为充斥着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日子变得平淡无奇。很长一段时间,她陷入了迷茫的状态。

后来,她的朋友告诉她: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如雷贯耳,一下子点醒了她。

她不希望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孩子,她更希望,自己在孩子的世界里,是一个优秀的妈妈。

她说:我应该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的时候,对你有爱也有尊敬,他可以从你身上学到的品质,是我不想放弃自己成长的可能,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母亲

于是,她开始重新出发,筹备朗读者”,作为主持兼制片人。

从朗读者”到中国诗词大会”,每一场她都是那么惊艳。

也因为她的优秀,让她在母亲的角色上更加优秀,赢得了孩子更多的尊重。

父母的责任,不仅仅是给予孩子温柔和爱,更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孩子前进,共同成长。

如果父母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事业,兴趣爱好,孩子便会耳濡目染,传承父母身上的好品质,成为一个努力追求上进的人。

孩子在长大,父母也在不停地成长,这才是最高层次的教育。

03、你什么条件,就怎么要求孩子

有一句话这样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母的行动永远比预言更有说服力。

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巨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为人父母,需要明白 我们的角色,不是让孩子该做什么,而是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No.1言传身教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黄磊的微博,曾经晒过女儿多多看书的照片,她安静看书的样子,真的很美。

而这一切都因为父亲黄磊的言传身教。

他乡的童年

从《西游记》到武侠小说,从卡尔维诺到东野圭吾,黄磊都百看不厌。别人在看朋友圈时,他就在看书,甚至连上厕所都在看。所以,女儿多多也对书爱不释手。

如果想让孩子多读书,作为父母就一定要多看书,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来感化孩子。

No.2不断学习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面,有一位名叫拉妮的老师,她是五个孩子的母亲。

每天一早,她就要乘坐公交车,赶往学校为孩子们授课,回到家还要照顾孩子,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的机会。她通过自己的学习,取得文学教师的资格。

每一天,她都会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在公交车上,或者是在厨房,她都不放弃学习的机会。

卡尔维诺

对她而言,学习不是竞争和攀比的工具。而是为了提高她自己的水平,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也是为了更好的教学。

作为一个母亲,很佩服她的精神,能在如此忙碌的环境下,依然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为人父母,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但是如果一个不爱学习的父母,他只能永远停留在原地,并不能成长。

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力量,才能与孩子站在同一条路上相互扶持,共同进退。

父母需要终身学习,把你看朋友圈,刷微博的时间用来学习,真的会获益终生。

No.3做孩子的战友

曾经看过一段话:比起监护人和导师,孩子更喜欢与他们肩并肩的战友。前不久,在公园里看见一个小女孩学骑自行车。

她的妈妈叫她快一点上车,她不敢,她说:妈妈,我害怕。”妈妈只是在一旁催促着说:怕什么,不是有我吗?”可孩子依然不愿意上车。

他乡的童年

后来,孩子的爸爸来了,见此情形,立即走到女儿身边问她:是不是有点害怕?”孩子委屈地点头。

爸爸先是拍了拍她的肩,再蹲下身来看着女儿的眼睛,说:别怕,你看爸爸会扶着你的,即使摔倒了,爸爸也会帮你挡住的。”

接下来,这位爸爸一直抓着孩子的手,耐心地教她。孩子便真的不再害怕。

当孩子害怕时,我们的一个鼓励真的很重要。

当你和孩子站在同一条线上,他便不畏惧艰险,一路前行。

他乡的童年

失意的时候给孩子鼓励,困难的时候给孩子动力,孩子优秀的时候给他表扬。世界很大,与孩子肩并肩,才能让他一路前行。

为人父母,只有自己不停进步,才能要求孩子成为你希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