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不管你多心疼孩子,都必须让他尝够这八种苦

父母对子女的宠爱无条件、无底线的。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想象出无数种孩子会受到伤害的情况,并提前把这些伤害一一消灭掉。然后再给孩子铺设出一条他们认为对孩子最好也是最安全的路让孩子走。但是人生就是要在磨难中才能成长,也才有意义。就算你再心疼孩子,都必须让他尝过这八种苦。

不管你多心疼孩子,都必须让他尝够这八种苦读书的苦 铸成未来的路

寒门之所以能出贵子,还不是因为这些寒门弟子勤奋好学,努力读书才出现的结果吗?出身寒门的他们,读书是他们唯一能出人头地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改变命运。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穷人能吃各种苦,唯独吃不了学习的苦;富人吃不了各种苦,唯独能吃学习的苦。我们眼中那些地位高、非常富有的人,他们不是生下来就在那个位置的。只是他们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付出了比我们还要努力的努力才能让他们坐到那个位置。

只有读书,才能让你离他们更近一点;只有读书,才能让你充满无限可能;只有读书,才能让你少受生活之苦。读书是件难事,但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不要让孩子害怕读书,只有尝够了"读书的苦",以后的路才会走得更畅通。

批评的苦 是成长的滋味

批评不是一件坏事,能坦然接受批评更是一件难得的事。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不会出错。只有受到了批评,我们才知道对与错;知道了对错,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社会中,虚心接受被人的批评和建议;让他们懂得调节自己情绪,才不至于太玻璃心,难以忍受到做出过激行为。接受批评,也是他们成长中必经之路。

读书分离的苦 教人懂得珍惜

分离,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必然存在的关系。只要有关系,就必然有分离。让孩子接受分离的痛苦,才能让他们更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

懂得珍惜的孩子,同样也是会感恩的孩子。不要让孩子变成冷血的人,让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遗憾变迁的苦 给予更多可能

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只有我去适应它,不存在它适应我们的道理。我们适应了这种变化,我们就能变得更好。包括我们身边人和事,也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只有我们适应了它们,才能更加从容面对这一切,接受他们。

让孩子接受变迁的苦,让他们学会勇敢面对这一切,不会让他们变得自私和太过自我,最后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社会。

遗憾失败的苦 暗含了成功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那么多次失败,又怎么会换来这一次的成功。要想成大事,成为有用之人,必然都是要经历过失败才能逐渐实现自己心中所想。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只有勇敢面对失败,才能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所以不要让孩子惧怕失败。

读书残缺的苦 是生活常态

残缺不单单指自身的残缺,同样也是每个人能接触到的任何事物的残缺。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身边事物的不完美。这样才能看到真正的美丽。

世间几乎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完美无缺的,它们总是会或多或少有一点瑕疵,不要对此过于较真,接受它们,换个角度,你就会发现,其实它们并没有那么讨厌和难看。

同样,懂得了残缺的痛苦,也才会珍惜接近于完美的东西,或者尽量创造出完美的东西。不管是哪一种结果,对一个人都是有好的影响。

教养遗憾的苦 需要时间抚平

汪国真说: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翰,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翰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有遗憾,才更有动力,才更知道内心想要什么,才不会让遗憾成为遗憾,更不会让它一直发生。只会是为了下一次久别重逢,现在就开始努力。而时间就是见证它的发生。

所以让孩子不要害怕遗憾,世间总会有不如意的事。学会放过自己,才能看淡一切。有时候,参与就是胜利;差一点就是已成功。

教养教养的苦 告诉我们底线

有教养就是不大惊小怪,面对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得体的表现。教养也不是让你一味地容忍,反而更能让你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身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我们不能太过随心所欲,教养就是一把规范我们行为习惯的尺子,界限在哪里,哪里就是教养的边界。

不要害怕给自己树立太多要求,让他痛苦,因为你现在让他舒服了,以后社会就会让他痛苦。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变得更好,少受一些生活磨难,但是不管你再怎么爱护他们,都必须让他们尝到这些苦,这才是你们给孩子最好的爱。

今日话题:你有让你的孩子尝过这些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