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宝宝看书后记忆力为零,忽略深度阅读能力培养,读再多的书也没用

宝宝看书后记忆力为零,忽略深度阅读能力培养,读再多的书也没用

作者:YOYO

随着近几年的诗词热、汉字热、中考高考语文分值的变大,俨然我国已经慢慢进入了大语文”的时代。

家中有位初中老师的亲戚,自从所教地区的语文中考分值增大后,我的这位亲戚每天都能接到家长的倾诉”——孩子的语文成绩怎么办。

要知道,在地区考试分值未提升前,很多家长重视的都是理科,更有些家长认为语文只要能看懂字就好。

当这些急得像热锅的蚂蚁四处寻路,想帮着孩子提高语文成绩的时候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认知:学习语文是一件简单的事,学好语文是一件很难的事。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淀的,语文素养(成绩)的提升更是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即为——阅读。

囫囵吞枣式读书,缺乏的是一种深度阅读的能力

事实上,并不是说一个人只要阅读了,就会获得一定的收获。我见过很多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只顾着囫囵吞枣般的完成读书任务”,却没有在读书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在读书后也没有将书中的精华进行消化变为自己体内的养分。

我也见过很多家长,每逢电商促销,便给孩子买一柜子的畅销书,然而更多的家长只是督促孩子在闲暇时间读书,并没有培养孩子如何从书中获取信息。

说简单些,这样的读书其实是缺乏一种深度阅读的能力。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能接受到四面八方传来的知识。

很多成年人包括我都早已习惯追逐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效率。同样的,一些家长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读更多的书,孩子自然就能懂得更多。

这样一味让孩子追求读书的效率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1. 孩子读书没耐心,看了几页书便坐不住凳子,想要跑”。

2.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看过的故事却不能复述下来。

3. 孩子记得快,忘得也快,知识仿佛只是途径”了下孩子的大脑。

读书的意义是培养孩子深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曾在某网站的旧书网上,给我家娃买过一本停刊的科普类月刊。在这些纸张泛黄的月刊中,我看到了旧书小主人”的一些随笔,其中夹杂着疑问和惊叹。

在月刊中,我看到小朋友还将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凭着想象画了出来。

我想,唯有当孩子在读书的时候专注的将精力投入进去,像咀嚼食物一样细细品味书本中的内容,不断领会并贯通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吧。

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到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对知识再加工对问题思考的能力。

我身边不乏一些宝妈在和我交流养娃经验的时候吐槽自家的娃:让他玩游戏他能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一直玩;让他电视,他能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画面一直看;让他看会书,他便一会上厕所一会喝个水,完全无法专注。

孩子无法看完一本书、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可能是出于以下原因

1. 孩子无法看完一本书——孩子自身缺乏专注力

孩子们热爱游戏和一切新奇的东西,当他们面对画面丰富、充满刺激的电子产品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接近电子产品,并对电子产品投入注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让孩子玩电子产品孩子不会喊累。

而阅读则不同,书中没有那些绚丽变化的画面,只有黑体印刷的铅字。一成不变的画面”自然无法吸引孩子对其的注意力,往往读一会便会想着跑去”做些别的事。

当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先不要急着去向孩子发脾气。而是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和孩子约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

很多家长在忙于工作,或者忙于家务无法陪同孩子的时候。往往都会给孩子玩一些电子产品,让电子产品充当保姆”来承担看护陪伴孩子的作用。要知道,这样的做法会破坏孩子做事的专注力。

因此,家长在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约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不断提升孩字专注力的缺陷。

(2)增加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长

家长可以周末,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通过感知自然,增加户外锻炼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2. 孩子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孩子自身视觉能力不足

一些孩子,往往在转头看过书后便忘记书中讲了什么。这些状况不仅存在于他们阅读中,还存在与他们背课文以及学习其他知识中。其实,孩子们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多半是因为孩子自身视觉能力不足。

所谓的视觉记忆,是指当人在看过书或接受到知识后,可以将看过的东西学习过的知识,再次进行深加工整理、分类后储存”到大脑中形成记忆的一个过程。

可以说,视觉记忆最终决定着孩子学习知识后可以收获到多少,能够将多少知识转化成为自己所用的本领。

如果孩子出现看过书后,学过知识后转头就忘的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家长帮助孩子在读书中引导到文章重点中

一些家长,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为会给孩子买很多的绘本类书籍或者是漫画书。虽然书本中的画面很丰富,但是这些绘画往往会让孩子忽视掉文章的内容。

因此,家长在陪伴孩子日常读书的时候,在打断孩子思考的时候及时的对书本中的重点知识加以引导。

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家长应该不要急着告知孩子正确答案是什么。而是应该,通过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进行文章的梳理,使孩子明白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后引导孩子进行总结和概括。

如果只是让孩子,单纯的阅读绘本和漫画书,但是孩子却只看到了文章的表面却掌握不了文章的真正内容,那么家长一定要多加培养孩子这样能够思考的能力。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

2. 家长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不去打扰孩子

当孩子在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去打扰孩子”。同样的,当孩子看完一本书,你试着让孩子讲讲本书中讲了什么故事。

如果孩子讲的不对或者与原文意思相悖的太多时,家长也应该先不要急着否定孩子去打断孩子的讲话。

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和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唯有孩子懂得专注孩子才能更深入的阅读书籍,可以说孩子具有专注力是孩子领会知识前必过的一道难关。

当孩子具备了专注力后,才能够对所读文章所学知识进行自己的消化和运用。

因此,与其让家中的孩子囫囵吞枣的读了一个书架的书。不如让孩子,认真的阅读一本书后思考文章的内容,思考自己获得了什么,这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而当孩子获得了这样的能力后,无论是在孩子今后的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孩子做事情都会具备良好的专注力,也更懂得吸取前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

我是yoyo ,从事育儿写作3年,一点育儿心得和大家分享,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点赞、评论、私信我,大家一起交流育儿心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