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与孩子沟通,如何杜绝“对牛弹琴”?

讲个故事吧

讲故事,孩子爱听

不管孩子是否出现问题,我们与孩子的沟通都是想当必要的,因为,我们为人父母者是孩子永远的老师,既然是老师,就得履行我们教育的职责。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父母老师的教育都是无效的,或者是还会让孩子更加的对立。那是因为,我们沟通时都是以教训的方式进行,孩子什么问题,我们给出一些建议,让他孩子做到,如果做不到就再训斥几下,最后发现我们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一点都没有作用,并且还会让孩子的脾气越来越暴躁,让孩子越来越反抗家长的说话。

可是,我们换一种教育方式,讲故事给孩子听,在讲故事中提问,在讲故事中结合孩子的表现,夸奖该夸奖的,批评该批评的,建议该建议的,反思该反思的,那这样的沟通方式肯定是有效的。

讲故事,让孩子参与

小时候,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并且一边听,还一边问:他怎么会这样不尊重人呢?”他怎么会这么不团结同学呢?”……

等到大一些的时候,孩子的提问少了,故事也讲得少了。

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完全还是要保持讲故事的天性,并且在讲的过程中促进孩子的思考,让孩子参与其中。

例如,你觉得他做得对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是好人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讲故事,让孩子反思

其实,在参与中,也会进行了反思,只是那个反思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反思,而要让教育发挥反思的作用,那就得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与行为,我这次这样做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后果会是什么?哪儿是对的,哪儿是错的?今后再次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呢?……

总之,教育,是发自内在思考与转变,沟通要想达到效果,那就得采取这样由内在的思考引发的行为改变。讲故事是其中一种方法,其实还有很多别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持续探讨!

###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每天都会看见激动的老师或慷慨激昂,或痛心疾首的给旁边目光飞来飞去的小没良心讲着某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他们心怀着美好的愿望,觉得自己此举乃是十分必要,否则便将耽搁这些误入歧途的纯良少年的人生。他们觉得自己的讲话虽不能说是感天地,泣鬼神,但是感动个把涉世不深的小鬼应该不是问题。犯错误的少年站在挖心掏肺的老师面前,露出悔不当初,我怎么就这么不是人,辜负了这么好老师,听君一席话,必将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表情。一番酣畅淋漓的演讲之后,意犹未尽的老师忒有成就感地送那几乎要哭给你看的家伙回教室,回头心里依然千转百回,觉得自己是不是那句话重了,伤了脆弱的娃的心,怎么着完了得给个甜枣安慰一下啥的。却不想那家伙背过老师脸上立马阳光灿烂,上面写着两个字,搞定!”

每个当老师的都曾满怀热情上演过这样一幕。等到有机会观摩别人倾情演绎一次的时候便不由朝天翻白眼,才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被那小东西给玩了。唉,老师的心在你身上,你的心在石头上。

有一次我在班会课对一些不好的,不上进的行做了一番痛心疾首的痛批之后,刚准备出门走到门口,一淡定的声音隐约传来,冲动是魔鬼!”我的天,我在门口愣了半天,觉得刚才的自己就一跳梁小丑,真是哭笑不得哈。

从此当我发现学生的问题需要谈话的时候便改变策略。亲,来,你来说说.....给学生机会让他说话,让他自己看未来,让他自己在陈述中发现错误。你在旁边引一引,然后在他说的对时表扬一下,欢呼一下,并且对他的苦衷表示真切同情理解。是的,当你不再把自己树立成一个道德,思想,行为样样闪闪发光的完美的神的时候,你和孩子的谈话才不再是对牛弹琴。


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

可以考虑几个要点:

第一,保持良好沟通

第二,成为孩子倾诉对象

第三,把握沟通时机

第四,学会协商

第五,平等

第六,多认可

第七,学会陪伴

第八,成为粉丝


感谢邀请:

避免与孩子沟通对牛弹琴”,需要父母主动降低姿态与孩子保持同频。

沟通重要的基础点就是与对方保持同频,与孩子沟通也是如此。作为父母与孩子沟通重点是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的思维保持同步。很多父母在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往往只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待孩子的问题,总觉得孩子的成长问题都不是事儿、都属于小儿科”;或者,就是父母在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以裁判员的角色自居,对孩子成长中遇见的问题,只做点评不做引导。就比如陪伴孩子游戏过程中,父母往往是作为旁观者,发号施令舨的告诉孩子需要怎么做,而少有与孩子一起互动游戏,特别是进城之后的今天,孩子们往往被安排与冷冰冰的塑料玩具一起玩,无论在家中还是外出都给孩子一堆工业玩具,然后告诉孩子你自己去玩吧”,然后自己在一边玩手机。即使到游乐场【成年人不能入场的那种】,很多父母也时常告诉孩子:你自己玩自己的.......”

陪伴孩子成长最好的玩具”就是父母,其次就是与孩子同龄的小伙伴而。如果父母能用心的与孩子游戏,即使没有一样工业玩具,孩子依然能玩的很开心;即使没有玩具,孩子与小伙伴也同样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游戏。有温度的陪伴,才是最好的陪伴,站在孩子同一角度,用心倾听孩子的需求的沟通,才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如果和孩子沟通时出现对牛弹琴”这种现象时,我个人认为:

首先,与孩子沟通要平等的对待孩子,要用心去和孩子沟通,用心去观察孩子的心理动态以及时调整沟通方式。

其次,和孩子沟通要注意方式。鼓励,讲故事,提问,批评,表扬等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沟通方法。比如说孩子贪玩不写作业,可以用激励的方式培养学习习惯。

###

1、用心看到你的孩子真实的模样和他的内心感受,需要父母有很好的理解和共情能力

2、理解孩子这个年龄段的思维进程和特点,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3、和孩子的沟通从小就开始。多小呢?一出生就可以开始了,不要认为孩子不会说话听不懂,孩子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多多沟通可以帮助父母建立和孩子的沟通渠道,慢慢习惯成自然,孩子长大了可以表达了,交谈就是你们相互理解的最好方式

###

在与孩子交谈时,首先要了解孩子想要什么,热爱什么,兴趣在哪里等,要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结合社会大环境与孩子和平交谈,逐步深入。一次,俩次交谈效果不佳,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