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这六句中国式育儿口头禅,你说过几句?

不少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蹦出不少口头禅。比如说,不少孩子都会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大部分父母都会用一种回避的方式来回答孩子,你是充话费送的”、你是爸爸妈妈捡来的”这样的回答很普遍,尤其是针对年龄稍微大一点的父母。

这六句中国式育儿口头禅,你说过几句?

很多父母觉得不过是一句哄孩子的话,说什么、怎么说都无所谓。其实,父母有时候的一句口头禅,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我们搜集了中国父母经常说的几句口头禅,看看你有没有说过。

01

你知道为了养你,我有多辛苦吗?

家长说这句话,大部分是想利用内疚感控制孩子,让孩子因为内疚和自责,放弃自己的想法。这句话有没有用呢?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很有用的。当父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心中的内疚和自责会强迫自己更加听话,也就达到了父母说这句话的目的。

但是父母不曾想到过,这种要求孩子忽视自己的感受、为了别人活的行为,会让孩子成为失去自我和个性的的傀儡。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长大工作听老板的话,恋爱结婚后服从伴侣。

人一旦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就会忽视自己的感受。或许父母用这种内疚感来控制孩子能够达到短时间的效果,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变成了提线木偶,谁都可以控制你的孩子。

02

妈妈不走/妈妈很快就回来

很多妈妈为了哄孩子,经常说这句话,往往说完这句话之后,妈妈们就悄悄离开了,或者离开很久都没有回来,孩子又会陷入无止尽的哭闹之中。

其实,这样的做法严重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影响孩子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甚至会导致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对于孩子,尤其是6个月到2岁的孩子来说,思维方式更加直白,在眼前的东西是存在的,不在眼前的孩子认为就不存在。

爸爸妈妈

因此,每次分离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未知的,所以孩子才会大哭。所以,妈妈要正确的和孩子建立依恋关系,构建良好的安全感;比如建立分离仪式,出门的时候要亲亲、抱抱宝宝,说再见,回来了要抱抱宝宝、夸奖宝宝等等。

03

离婚了你跟妈妈还是爸爸?

这句话经常是父母在逗孩子或者是亲戚朋友逗孩子的时候说的,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其实这句话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换句话说,这等于是要孩子在父母之间做出选择。

性教育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根本没有办法做出选择,所以很多孩子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都会踌躇、犹豫,甚至哭着不回答。因为孩子没有办法分辨出这是玩笑还是真实的,他没有办法做出选择。

因此,建议家长们建议减少这类问题,其他的类似的问题,比如你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等;要尽量避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产生心理阴影。

04

你是捡来的孩子

这句话应该很多父母都会说,肯定有不少人在小时候都信以为真,以为自己的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其实,这句话恰好对孩子的安全感和安全依恋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不准哭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家长不应该过分的遮遮掩掩,尤其是对于适龄的孩子,正确的性教育反而能够更好的保护孩子。中国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性的问题上往往难以启齿,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谎话和口头禅来欺骗孩子。

在这方面,家长不妨大方点,告诉孩子相应的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性,也能让孩子和父母建立更好的联系。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和孩子开口,市面上有不少儿童绘本会涉及这个主题,可以跟孩子一起看。

05

谁让你哭?憋回去!

对于不少强势的家长,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尤其对于男孩子。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于男孩子哭,认为是一种懦弱的表现,缺乏对人性的关怀,缺乏对个体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哭有时候成了父母最害怕的一件事情,甚至孩子一哭就意味着孩子的软弱和自己的失败,所以弱势的父母孩子一哭就妥协,强势的父母孩子一哭就发飙。谁让你哭,憋回去”、不准哭”之类的话也成为常事。

这句话

我们要知道,哭泣是伤心和悲伤的一种表达,也是情绪的一种宣泄,对于孩子来说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控制。可以想象,让一个哭泣的孩子憋着不哭,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应当要有良好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和生活。

06

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这句话往往是在父母对孩子教育无果的时候说出来的气话:当孩子执拗、情绪发作的时候,很多父母也会面临情绪失控的挑战,为了短平快地解决问题、为了自己不心烦意乱、为了不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经常会蹦出这样一句话。

不准哭

一般情况下,父母说出这句话之后,会有两个结果:一是孩子由于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会去迎合父母的意愿,忽视自己的情绪和状态,逐渐失去自我的认知力,慢慢安静下来。另一种则是孩子听了之后会更加害怕,导致孩子哭得更加严重。

无论哪一种情况,久而久之都会对孩子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孩子会生活在恐惧之后,因为父母随时随地都会剥夺对孩子的爱。

所以,爸爸妈妈们在家庭教育中,千万不要把这些口头禅挂在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