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是一种压力和快乐想交织的体验,那么如何和孩子相处就显得格外的重要,那么我们就要愿意花时间和孩子相处,全身心的投入和孩子的相处,让孩子信任你,你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
但很多家长依然会想: 我每天已经够忙的了 ,哪里还抽得出时间陪孩子10分钟?”别担心,这一方法事实上能为你节省时间。当你使用"身心灵时间”的方法时,你在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方面所花的时间将越来越少,孩子也将更愿意完成你交给他的家庭任务。这样一来,你将获得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并从育儿中享受到比以前更多的快乐。
当然,”身心灵时间” 并不是万能的, 但它创造的奇迹已经被全球各地的不同家庭证实。如果你怀疑这一方法究竟能为孩子带来多大的改变,那我需要你停止怀疑,相信我一次。很多坚持使用这一方法的家长都说它是神奇子弹”或具有颠覆性的力量”。它真的有效,前提是你愿意采纳它。请接着读下面列出的"技巧与指南”,并享受这一方法带给你的巨大成功。
每日抽出10~ 15分钟时间,全身心投入地与你的孩子单独相处。

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如果你能每天安排两次"身心灵时间”,效果会更好,因为他需要得到更多来自父母的定期关注。
排除手机、电视和电脑等一切干扰。
给你的"身心灵时间”取个名字。什么名字都行,重点是将它与你的家庭联系起来,例如”和爸爸的独处时光”欢聚时刻” 。重点是,在这段时间里,一定要将精神集中于身、心、灵这三个方面。
发挥创意。”身心灵时间” 不一定非在家中开展才行。外出旅行时,在车中的时间也可以是身心灵时间"。或者,你可以简单地放下手机,听孩子讲讲他一天的活动; 当他为即将举行的越野赛跑而训练时,陪他慢跑一段; 当他洗澡时,陪他一块嬉戏;早上叫醒他时,做一个抢枕头游戏;临睡前,抽出一点时间陪他读书。

开始实施这一方法后,一定要确保在10分钟之内完成一项活动或到达某个节点。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裕,很好!但如果孩子坚持完整地玩一遍《妙探寻凶》游戏,或用乐高玩具搭建一座城堡才 肯放你走,反而会促使他形成新的理所应当心理。如果你发现孩子没法专心地参与某种活动,请跟他-起列一些10分钟内能完成的其他活动,并将活动清单贴在冰箱上。
务必告诉孩子,你很享受与他一起度过的身心灵时间”。当活动结束时,对孩子说:” 跟你一块玩真开心!明天我们还会画更多恐龙,我简直等不及了!”这会让孩子明白,你已经给了他所需要的关注和地位,也很享受与他起度过的时光。如果孩子的年龄较小,你可以使用计时器来提醒他活动时间已结束。如果孩子有抗拒的表现,可以事先想好一个稍后可以让他继续进行的活动。 在我们日程满满、忙忙碌碌、被媒体包围的生活中,愿意花时间真正了解孩子。

个人是爱的终极表现。
瑞秋:玛茜斯坦福, 《妈妈有空》 作者Q&A我总是抽不出时间怎么办?
一开始挤出时间陪孩子确实有点难,但你很快会明白,你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从不是很重要的事务上节省时间,稍等一会儿再去洗衣服、 发邮件,或少花点时间在社交网络上。把陪伴孩子当成固定习惯,以免自己拖延。更好的办法是把身心灵时间”做成日程表并贴在冰箱上,这样大家都能看到。把”身心灵时间”当成没有更改余地的事项。如果你真的有事不得不推迟它,应该事先告知孩子并重新安排日期。
Q&A与家中的某个孩子 单独相处时,孩子的兄弟姐妹总想加入进来,或者总会弄出一些事端打断我们,怎么办?

不论你的孩子真的喜 欢集体相处,还是他们只想获得你的额外关注,你都需要记住,在身心灵时间”中,与每个孩子单独相处至关重要。孩子需要和平相处的时间,也需要自由做自己的时间。
虽然你应该限制孩子看电视,但当你实施”身心灵时间”的方法时,或许你可以让年龄较小的孩子看适合他的电视节目,同时等着参加"身心灵时间”的活动。让"身心灵时间”成为家庭中的固定活动同样有帮助孩子们一旦适应了规则,就会遵守。

为了将干扰降到最低,你可以跟家中所有的孩子一起事先制定一套”身心灵时间”守则。例如,除非发生了真正紧急的事件,否则不可以在"身心灵时间”内去打扰兄弟姐妹(鼻子流血算得上紧急事件,但上周在艺术课上制作的布偶找不到了就算不上)。如果谁干扰了兄弟姐妹的身心灵时间”,就要从自己的时间里扣掉一部分,这样他下次再想打扰别人时就会有所收敛。千万不要把剥夺孩子们的"身心灵时间”作为种惩罚手段,否则他们因自己对归属感和地位感的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而采取的负面行为就会升级。
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孩子频繁地干扰别人,背后可能有一些别的原因,这时你需要采取另外的方法来处理。比如把他安排在客厅里,并交给他一沓纸,让他把想对你说的话写下来或画下来。
Q&A我的孩子把 身心灵时间”都浪费在决定该干什么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坐下来,跟孩子一起列一个10分钟活动清单”。当你需要的时候,就把这份清单拿出来看看。如果你的孩子始终拿不定主意该做什么,你可以结合孩子日常的游戏或工作内容,预先确定一个活动。可以对孩子说:” 你建的火车道真棒,今天的身心灵时间”我们就玩这个游戏好吗?”孩子有权改变主意,但至少你得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是经历一个无知到渐知的过程,什么好的方法理念都要适合自己家孩子才是好方法,好了,今天的育儿小知识就分享到这里了,我是潘姐,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