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顾晓安。
我们的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以后,大部分人都会担心孩子的状态。但是有这样一个家庭,孩子状态没什么问题,可是爷爷的状态,令家人担心不已。
因为生活压力大,妈妈生了孩子,坐完月子之后就去上班了,孩子便交给了家中的老人照顾。奶奶每天主要做家务,而陪孩子玩儿的任务就交给了爷爷,朝夕相处几年下来,爷孙二人的感情也是密不可分。

但是孩子大了,就必须接受正规的教育,家人的教育水平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需要,所以不得不面对送孩子去幼儿园的事实。起初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家人们还都担心孩子的状态,害怕孩子适应不了新的环境。
刚开始时,孩子确实不太适应新环境,但是几天下来,孩子就和小朋友们非常熟络,家人们也并不为孩子担心了。可是孩子的爷爷却举动反常,让家人忧心忡忡,因为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爷爷就每天拿着一个小凳子蹲在阳台上。

奶奶每天做完家务后,因为孩子已经上学了,所以会比较清闲,经常出去找人聊天,打麻将。可是爷爷却整天不出屋,而且还把自己憋在阳台上,儿媳妇害怕孩子的爷爷出现问题,也经常劝爷爷和奶奶一起出去散散心,可是爷爷就是不出去。
媳妇不解,却也没有办法。直到有一天,她去阳台上发现孩子的爷爷拿着一个望远镜,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原来爷爷是每天拿着望远镜向楼下看,因为孩子在幼儿园上体能课时,爷爷在这里拿着望远镜就能看见孩子玩耍的状况。也不知道爷爷是想念孩子,还是担心孩子不适应新环境。媳妇看到很感动,又很心酸。

孩子长大了,就不得不面对上幼儿园的现实,每个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次考验,所以我们不止要担心孩子的状态,还要关注一下大人的状态。
那么,在孩子开始上学时,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和调整,才能让大人和孩子,都尽快适应这种分离呢?
第一,家长不要老是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去遭罪
家长和孩子对上学最大的恐惧就是家长认为,去幼儿园和上学都是一件枯燥无味,很遭罪的事情。家长因为这件事担心,而且常常把这件事情灌输到孩子思想之中,孩子也会认为上学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在还没接触学校就开始害怕上学。当终于有一天把孩子送进学校时,孩子就会更加恐惧这个陌生的环境。当她哭哭啼啼,不想去上学时,家长的心会更加痛如刀绞。

第二,多和老师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情况
孩子上学以后,他在学校的表现,我们家长不要只是在家中猜测,如果心里对孩子有什么担心,就要及时的与老师沟通。把自己想了解孩子的状态都跟老师说,当家长和老师沟通好之后,就会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更加了解,知道了孩子的现状,家长的担心自然就会消失了。

第三,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大部分孩子在去幼儿园几天之后,都会适应新环境,喜欢小朋友和老师,而且玩的也会很开心。相反之下,家长更难接受这个分离的事实,因为孩子接触的新环境会比家里的人更多,更热闹,而孩子上学以后,家里反而却少了一个活泼乱跳的孩子,会常常显得比较安静,会让老人有一种孤独感。
如果在孩子上学以后,老人能够培养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孩子上学之后,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钻研,同时,也能接触更多的圈内人,多了朋友多了爱好就会缓解和孩子分离的焦虑。
你家有个隔代亲的爷爷奶奶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