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锻炼子女“理财能力”,别只会给钱,聪明父母都这么做

家长们一定对这种情况不陌生:妈妈给我点零花钱吧!”

爸爸我要买作业本给我10块钱吧!”

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其实给孩子零花钱,背后也隐含着很多知识,零花钱是孩子建立金钱观的第一步,如果父母没有通过零花钱有意识引导的话,也许孩子就会形成不正确的金钱观,到时候,可就很难纠正了!想要锻炼孩子的理财能力”,需要从小就培养好正确的金钱观。

锻炼子女理财能力”,别只会给钱,聪明父母都这么做

家长到底该不该给零花钱?

不给孩子零花钱在当下是不现实的,只会束缚孩子

给孩子零花钱有哪些好处?

零花钱是典型的小问题、大学问”的话题,因为这涉及多方面的意义。

金钱观:让孩子懂得金钱是劳动所得、用来满足生活需要的。让孩子看父母的工资单,从而理解父母的工作。

消费观:孩子了解基本消费和奢侈消费的区别,认识节约是对劳动的尊重,杜绝奢侈消费、攀比心理。

自主能力:定期、定量地给孩子零花钱,规定孩子负责给自己买铅笔,剩余的自由消费,可促进孩子的自主意识。

财商培养:适当地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计划,引导孩子理性消费的能力,向孩子渗透开源节流的意识。

父母给零花钱有哪些常见误区?

1、将零花钱和孩子分担家务挂钩

父母最好不要这样告诫孩子:要是你不马上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下周的零花钱就没有了”;也切忌这样收买孩子:给你五毛钱,把垃圾袋提到楼下去。”

把零花钱与家务联系在一起,容易让孩子以为家务不是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只是挣钱的手段。这会养成孩子在做家务时锱铢必较”的脾性,也容易让其丧失对家庭的爱心和责任感。

2、将零花钱和孩子的学业成绩挂钩

孩子进入学校后,切忌对他说:如果你的作业还不是优,我就停发你的零用钱”,或者要是你进入全班前三,我就奖你一百块钱”。

基于金钱刺激而产生的动力比基于兴趣和责任产生的动力要短暂且薄弱,将零花钱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挂钩,只不过是增加了孩子的投机欲——有些孩子会以作弊的方式来企求达标”,有些孩子则以谎报成绩来求得奖金”。

3、将零花钱与显示对孩子的爱挂钩

有些父母为争夺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分别给孩子零花钱并在数额上互相攀比;有些祖父母为了显示跟孩子的亲密超过其父母,也用高额的零花钱来表达对孩子的爱。这都是非常短视的做法。

零花钱与爱无关,零花钱不该打上收买人心”的烙印。父母应该与其他家庭成员达成一致,保证孩子只能从一个渠道得到零花钱,这有利于零花钱发放数额与有序使用的控制。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使用零花钱?

1、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

给了孩子零花钱就意味着,这些钱财归孩子自己支配,我们如果过度干涉,那就完全失去了利用零花钱来培养孩子消费计划和理财能力的意义。

其实,孩子在用零花钱方面上一些当”,也是让孩子积累经验的方式。例如孩子被吃干脆面,收集小卡片”所吸引,我们也不妨让他尝试一回,当他发现他花光了所有零花钱买了一箱干脆面,也集不齐那几张画片时,家长适当的给孩子讲一下道理,他自会醒悟。

2、学会预算和记账

在刚开始给孩子零用钱的时候,孩子可能还没有合理消费意识,这时让孩子学会预算和记账十分有用。父母可以适当的引导孩子,比如这些钱平均到每一天是多少、单次最高消费是多少等等。为孩子准备一个小账本,让孩子每支出一笔钱就记录下来,培养孩子对于钱财的规划能力。

3、别让孩子变成自私的人

家长要避免孩子的零花钱只用在他自己一个人身上,有些孩子有了零花钱后非常小气,买了东西就自己享用,还说:这是我的钱买的,不给你!”不让别人触碰。父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笑笑就算了,而是要对孩子讲明白,爱是互相的。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朋友之间,只有懂得分享的人才会受到欢迎。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用部分零花钱来表达自己的爱心,比如给孤寡老人买小礼物,或者在爱心捐款箱里放一些钱...相信这些爱心教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正面积极的作用。

总之,给孩子零花钱的目的是为了要让孩子学会花钱。要让孩子真正明白金钱的概念,让孩子有计划地花钱,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你家孩子有零花钱吗?零花钱怎么花?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