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网友:做父母也要持证上岗?官方法律颁布了! 做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

做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

做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

我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怎么养怎么教,我说了算!”

在很多父母意识中,孩子是自己身上掉的肉,如何教养孩子,也因此成为一件家庭私事。

但现如今,家事”变成了国事”!

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做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

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

这项法规将从2022年1月1日起实行,消息发布后,网友纷纷表态:

太好了,终于可以依法教育孩子了。”

这个法立得好,家庭教育永远是子女教育的主体和根基!”

家庭教育立法有必要

首张罚单”引人深思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但总有些父母交出不合格的答卷。”

就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宣布立法第二天,司法部门就开出了全国第一张家庭教育罚单”。

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法院向一起案件当事人发出责令接受家庭教育的指导令,要求一对家长限期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此举在江苏法院系统中尚属首次。

据悉,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原告是一对小夫妻,因为感情不和的原因协议离婚,由于双方的经济条件都不是特别的好,迫于经济压力,双方决定把刚刚出生的小女儿送给被告来进行抚养。

但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对夫妻的感情有所缓和,所以对把自己的小女儿送出去的事情又感觉到非常的后悔,想要让被告把孩子送回来。

法官认为,原告作为父母,理应尽到对孩子抚养的法定义务,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

庭长吴然说:

我们对两原告发出了首份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

我们联合妇联部门聘请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其二人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希望他们能在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也知晓法律的规定。”

在法令颁布之前,也有一对父母,让网友愤怒不已,直呼建议立法管束父母”。

前不久,一则父母外出打麻将,俩孩子忘带钥匙半夜睡楼道里等待”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视频中已经是夜深时分,一大一小兄妹俩睡在过道里,安安静静不哭不闹。

据视频拍摄者刘女士称,这两个孩子是邻居家的,孩子忘带家门钥匙,就邀请他们到自己家等爸妈,快到12点的时候孩子坚持要去自己家门口等,直到凌晨1点左右孩子父母才回来。

而父母晚归也不是什么紧急事情,只是在打麻将!

邻居表示,这对兄妹的父母都很爱打麻将,晚归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这次孩子没带钥匙才进不去房间。

这对兄妹中,哥哥10岁,妹妹才6岁,还都只是上小学的年纪,尚不存在独自生活与自我保护的能力,却被父母弃之不顾!

不仅如此,周围邻居还表示,这对父母对孩子动辄打骂,因此孩子才不敢在邻居家多待,怕父母回来没看到生气。

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都劝过孩子父母,但得到的回复是别多管闲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首要就是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像这样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父母将会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再无法无天”。

良好的家庭教育

让孩子一生受用

人的一生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所学校。

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必定不会差。

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一个男孩就是从这样的一个家庭中出来的。

年仅26岁,就出任中科大特任教授”,还攻破了一道世界级的难题备受瞩目,陈杲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在这个让无数家长艳羡的天才”背后,有这样一对注重家庭教育的父母。

陈杲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注重对孩子的全方位培养,虽然是双职工家庭,却从未缺席孩子的成长。

在陈杲2岁时,父亲发现了孩子对数字很敏感,经常背诵车牌和门牌号码,于是针对这一点为孩子自制益智游戏。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重视孩子学业,陪伴孩子学习、读书,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同样重视。

为了能够随时掌握孩子的发展状态、保持交流,母亲在权衡下适当放下事业陪伴孩子,父亲还带上孩子参观清华校园,给他讲名人故事。

也正是由于父母在陈杲成长过程中始终不缺席的陪伴,和注重全方位发展的教育,才成就了今天的天才”。

学习成绩只能让孩子在学生阶段受用,但好的性格能让孩子受用一生,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帮助孩子塑造足以抵挡人生风风雨雨的好性格。

之前在家长圈大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黄磊扮演的父亲方圆有一个调皮捣蛋、成绩不好的儿子——方一凡。

虽然成绩并不好,但方一凡却是一个阳光开朗、乐观善良的大暖男!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不是一个坏孩子,我只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

他的开朗与自信来源于幸福的原生家庭,也有赖于开明包容的父亲方圆的教育理念。

方圆像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他的想法,倾听他的声音,时刻和孩子保持沟通和理解,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

在得知艺考是儿子的梦想时,也选择全力地支持他。

在这样充满爱和包容的家庭中,方一凡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父母的陪伴

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

《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在抚养孩子问题上,夫妻双方应该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家庭教育涵盖方方面面,辅导学习、发展兴趣、塑造性格等等。

但所有的教育,都离不开第一步——父母的陪伴。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道:爱和陪伴远比教育重要,一段和谐而亲密的亲子关系,绝对是孩子人格的基石。”

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陪”出来的。

但这里所说的陪伴,绝不是单纯的和孩子在一块。

孩子写作业,家长在旁边看手机;

每天对孩子动辄打骂,棍棒教育”;

在家一言不发,不跟孩子交流...

这样在同一空间下生活的形式,并不是陪伴”。

陪伴讲究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质量,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亲子共读,阅读陪伴。

少了作业,没了补课的课余时间,应该用阅读来填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图书馆,让孩子多接触书籍。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陪孩子阅读,梳理内容,分享心得,这也是一种教育。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爱上读书,从阅读中收获无穷的知识和心灵的滋养。

2

亲子锻炼,运动陪伴。

家长要给孩子增加体育活动、鼓励孩子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特别是在周末和节假日,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运动,双人互动的体育项目有很多,锻炼身体、提高协调能力的同时,又能增进亲子关系,一举两得。

3

亲子家务,劳动陪伴。

家务劳动是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很好的方式。在劳动中,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责任感。

家长可以给孩子分配简单的家务,比如设计亲子厨房,通过和孩子一起做家常菜的方式,放松身心促进互动,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孩子一起真正体验生活收获成长。

4

亲子议事,倾听陪伴。

家长可以每天利用半小时到一小时,和孩子聊聊这一周发生的事情,不论是孩子的还是父母的,还可以将国家大事融入日常交谈中,引导孩子关心时事。

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父母也有可能是第一次做父母。

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长,才是家庭教育的真谛。

子不教,父之过”,中国千年来的文化积累都在提醒父母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教育出最优秀的孩子。

*部分内容、图片素材来源:中国教育报、广州日报。

今日话题讨论:

以后带娃要守法”了,您怎么看?

在下方留言,与百万家长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