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发生在江苏启东的这起悲剧,告诉我们千万别忽视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上周,媒体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江苏启东的悲剧:三名小学生坠楼。

这3名孩子都是6年级的女生,一个班的,她们都才11岁,她们选择跳楼的时间刚好是下午放学时,各年级的孩子正排队走出校园,低年级的孩子已经基本离开校园,她们几个脱离了班级队伍,前往学校另一座教学楼,从5楼依次跳下。

在媒体的报道中,三名女生成绩都不错,其中有两个女生都是班级排名前十,她们性格比较安静,在课间休息时,通常喜欢看言情、修仙类的书籍,其中一个女孩还因此在课堂上被老师没收过手机。

据同班同学说,出事当天,曾发过一张数学测试卷,难度比较大,其中两个女生都是考80多分,另一个女生考了70多分。

三个女生中有一个女孩一直以来都给自己压力比较大,隔三差五地说如果考不到目标分数就自杀。

事发当天,三个人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也没有明显异常的表现。但事发前几个女生曾经传纸条提到跳楼”,当时班级同学都以为她们是开玩笑,没有在意。

截至目前,警方都还没有公布几个孩子坠楼的具体原因。但根据警方的调查,这几个孩子坠楼排除他人所为,没有教师体罚、校园欺凌等现象,没有发现和网络传闻的游戏有关。

幸运的是,3个孩子都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但是因为从5楼跳下,都有多发性骨折。其中一个伤势较为严重,出现失血性休克,脑和脊髓暂无异常,肺肝挫伤;一人为肺挫伤;另外一人为颅内少量硬膜下出血,多发性骨折,肺挫伤伴少量胸腔积液。

现在这3个孩子都已送到上海救治,上海已经调集儿科专家对3个孩子进行全力救治,这么严重的伤,她们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手术,术后也要很长时间的休养和恢复,祈祷她们能够恢复健康。

事情发生后,也有心理专家对相关师生进行了心理辅导,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已经恢复正常。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消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非常悲痛的,身为家长,尤其是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内心真的不太能承受这样的消息。我无法想象这几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接下来的日子会承受什么样的煎熬。

但是,这起事件又需要我们每一个家长关注和警醒。它与很多青少年自杀不一样的是,在这起事件中受伤的,有3个孩子。

很多人觉得奇怪,3个孩子为什么会一起做傻事,这里面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同伴友谊

这3个孩子都是11岁,读6年级,大家知道,现在孩子普遍发育比较早,女生又比男孩发育得更早一些,有些小女孩在小学四五年级就已经迎来了月经初潮,大多数6年级的女生身体都已经发育,正式迎来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有两个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发育所带来的身体的改变,会让他们发生巨大的变化,情绪上也会激烈波动。另一个方面就是他们会有强烈的脱离父母的愿望,同伴关系对他们来说更重要。

先说第一方面,在青春期,性器官开始发育,激素水平发生改变,身体出现第二性征,同时,孩子的激素会发生变化,激素的不稳定会导致情绪化。

在青春期孩子的大脑也会经历一次重整,大脑的各个脑区会变得更加专门化,以更有效的方式相互连接。

修剪的过程中,新的基因激活会影响神经元的生长和相互联系,导致青少年的大脑变得脆弱,修剪后剩下的神经元与连接无法支持情绪保持平衡,孩子更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化的行为。

青春期运用多巴胺的神经回路也变得更活跃,这会让青少年容易觉得无聊,更喜欢追求一些刺激性的活动。

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孩子更容易被强烈的情绪支配,导致他们冲动、情绪化,这样冲动化的情绪会让孩子充满活力和驱动力,让人激情洋溢,但也会让孩子做出极端的、有害的行为。因为多巴胺追求刺激,缺乏理性,他们做事常常不计后果,有任何想法都很容易不经思考就转化成行动。

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青春期的孩子会控制不住、不计后果的寻求新奇和刺激,做一些冲动性的行为。

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同伴关系尤为重要。青春期孩子渴望创造新世界,他们想要创造新的生活策略,而成人却容易变得安于现状,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更渴望与同伴交往,同伴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增强他们内心的安全感,给予他们探索世界的新勇气,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都容易冲动,想要追求回报,但又对潜在风险缺乏前瞻性,同伴的影响,又会让他们更冲动,甚至会不顾一切,这也导致孩子们在一起时,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

我曾经看过一个案例,一个13岁的孩子跟随父母搬到海边居住,他认识了一群当地的孩子。有一天孩子们相约去海边的悬崖上玩,玩着玩着,突然一个孩子提议说从高15米的悬崖上往下跳入海。

这个孩子原本不敢,但当地孩子都点头说好,在群体力量的驱动下,他也同意了,大家一个接一个往下跳。因为当地孩子没告诉他入水时要把腿蜷起来,孩子是双腿直直地落入水中,又因为这个孩子落水的地方与其他孩子的落水地有1-2米的偏差,他入水后,撞到了水下的礁石,右腿严重骨折。

这个孩子后来回忆起这件事,说如果只有他一个人,他绝对没有勇气跳悬崖。

同样,大家如果看过一些青少年霸凌的案例,也会发现,那些霸凌别人的孩子通常都是几个人一起,原因也是一样,同伴的影响让他们更冲动,忘记后果。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个关注不是要求他必须听话,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去理解他,理解他的成长变化,理解他的情绪反应,理解他需要尝试新事物,需要适当的冒险和刺激,在此基础上,以积极的价值为目标进行有益的引导,让孩子明确边界。

比如,孩子想要追求速度刺激的时候,他既可以通过跑步、玩滑板、去滑雪等方式得到满足,也可以通过网络游戏或是去坐过山车等方式去满足,但他不可以去大街上横冲直撞,不可以去做会给无辜他人带来危险和伤害的冒险行动。当孩子的情绪得到满足,又有明确的边界,知道消极行为的后果时,他们就能够更积极的进行选择。

同时,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同伴关系。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同伴,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这既是他们阶段成长的需要,也是孩子未来发展社会性的需要。

如果家长禁止孩子与同伴交往,或者因为学习上的竞争关系让孩子把周围的同学同伴都视为敌人,孩子内心会非常孤独,缺乏安全感,就更容易出状况。

家长要支持孩子的同伴交往,同时又了解孩子的同伴关系,知道孩子生活中与哪些朋友走得近,每天听孩子说说他们同伴间发生了什么,他们在讨论什么、关注什么,当家长多费一些心思去理解孩子和他同伴的关系,也能更好地与孩子讨论如何在同伴行为中保持独立的思考,不被冲动的反应刺激到。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有崇拜的对象,引导孩子去与有某个方面特别有才华的大哥哥大姐姐做朋友,这样的朋友能够在很多时候给予孩子支持,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也更有机会得到安抚和引导。

虽然青春期的孩子想要远离父母,渴望发展同伴关系,但他们内心依然是在意父母,渴求关注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在尊重的基础上,多创造一些时间去做一些全家人都开心的事情,比如,每个月家庭每个成员各列1-3件最希望全家一起去做的事情,然后列一个计划,大家共同遵照着去完成。这样家庭生活更丰富,也更能与孩子建立信任感。

在彼此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父母还要多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知道他的生命非常宝贵,要好好爱惜。

青春期不只是一个需要熬过去的阶段,而是一个应该好好培养和发掘的人生阶段。父母用尊重和理解对待孩子,才更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