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如果遇见18岁的妈妈,你会对她说什么” 网友统一回答:别嫁我爸

现在距离今年年初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已有近十月之久。

但细细品来,贾玲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爆红不是没有原因的。

电影《你好,李焕英》爆红的诸多原因在此不再赘述,但毫无疑问的是,这部电影回答了一个问题:如果遇见18岁的妈妈,你会对她说什么”

《你好,李焕英》中,贾玲回到了母亲青春年少的时候,那时的母亲还正值青春,没有结婚,前途一片希望。而贾玲作为母亲一生的旁观者和亲历者,最希望母亲有一个好的未来,不再和庸庸碌碌的父亲结婚,哪怕代价是她不会出生。

而这个话题在网上也被网友广为关注:这大概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了,且这种感觉是深远且持久的。那么,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问题会被大众所关注,也不难解释电影《你好,李焕英》爆红的真实原因:原生家庭的痛和真情实感的流露。

而大多数网友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竟然出奇地一致:别嫁给我爸,哪怕我不会出生。

这样的回答不难看出,一个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父亲的庸碌无为和不作为,母亲的柔弱温柔与美好,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免会让这个孩子发出疑问:我的母亲值得更好的,如果我的母亲没有嫁给我的父亲该多好。这样的问题一遍又一遍地拷问着这个孩子,而这个孩子也得不到答案,他甚至会觉得如果母亲没有嫁给父亲该多好啊,哪怕代价是我不会出生。

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除了别嫁给我爸,哪怕我不会出生”这样的回答,就没有其他答案了吗?

在千疮百孔的原生家庭面前,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威力。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解决或是与之和解。我们不得不承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那种影响不是可以用几句话来一笔带过的。没有体验那种原生家庭的压迫感,是没有发言权的。

但对于这个问题,就没有其他解决方案了吗?我们还是有许多发挥自己创造性的空间的。比如:我们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小孩子了,我们肯定是比之前更有力量和勇气,我们肯定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我们不能也不会被困在过去,我们可以关注我们的当下生活,努力生活,享受生活。

个人也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会是很好的父母。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历原生家庭的痛,且在育儿过程中治愈自己的童年。

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时代的改变,教育的普及。

过去,女孩子到了一定年纪,会听从父母的安排,从而和未曾谋面的某个人结婚生子。所以,这些女孩子婚姻的决定权往往不在自己手中,她们也没有能力去判断和拒绝父母的安排。

而现在是教育普及的年代,大家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且现在男婚女嫁更多是个人的选择和判断,而不是听从父母的安排。

第二:当年那些遭受不幸原生家庭的孩子已长大成人,在与自己孩子的相处中,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受自己的经历。

现在的80后、90后不再会像其父辈那样只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同时随着自身的成长和阅历,他们也更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也可以这么说,原生家庭的痛他们感同身受,他们很清楚这样的原生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弊端。所以,他们明白该怎么去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抚养孩子。

如果遇见18岁的妈妈,你会对她说什么”

希望我们的将来不再会有这样的问题,希望每个人都有幸福的家庭和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