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优优妈妈
相信很多人看过《少年说》,在《少年说》节目播出的时候,很多父母留下了眼泪,很多孩子也看到了自己的心声。原本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却隔着那么多的掏心掏肺的话。看到一个画面,孩子站在宣讲台上,很无助的向父母说:我知道,我这些话说了,你们也看不到。你们从来没有关注我的成长。最后,孩子无助的走下台。

多少人流下了眼泪?真的不知道孩子内心想要的是什么,家长虽然为了孩子的成长,在外面劳苦奔波,可最后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是哪些问题造就了父母听不懂孩子的心声,更不知道孩子说话的画外音呢?有多少孩子在父母面前故意淘气故意生气,只为了博取父母多看一眼。孩子的世界非常简单,即使小小的任性,也只是想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可父母如果没有在意孩子的小小行为,最终会让孩子和家长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能够听懂孩子心声的父母又有多少呢,这不仅会让人深思。

父母和孩子的理解源自于沟通。如果父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问题,拿出家长的架子去指挥孩子,也许会让孩子的内心出现不平衡。当面对孩子总是不能心平气和,甚至大打出手时,便导致孩子不愿意和家长去沟通,更不能和孩子和家长敞开心扉。这也阻碍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进行。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一方面把他当成孩子,一方面又认为作为人,都有表达能力。可家长不知道的是孩子的表达能力在不断增强。需要从弱到强,很多时候孩子没有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家长又没能用正确的出发点去了解一些孩子,导致在表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家长的理解也会出现一些误差。这便会造成家长听不懂孩子在表达什么。同时也容易出现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家长总是喜欢站在大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来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认真思考,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想要的东西不同。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只需要父母的陪伴,或许这时给他再多的物质基础对孩子来说都是徒劳,所以,父母给再多的奖励对孩子来说都是没有用的。家长一定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行为,他的认知这才能够很好的理解孩子。
读不懂孩子的心声,最终会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当孩子反感和父母沟通的时候,就会出现孩子耍脾气,性格出现缺陷等一些问题。次数多了便会破坏亲子关系。而孩子的成长错过了,就没有办法弥补,遭到破坏以后,想要修复会是很难的问题。想要亲子关系变得良好,不影响孩子的成长,一定要学会好好地和孩子去沟通。

就像《少年说》中很多孩子表达的一样,在孩子内心最渴望的的是家长的陪伴和关注,可还是得不到父母的关注时,内心会出现自卑孤僻,认为自己非常可怜,得不到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会让孩子的性格显得与众不同。人群中也总是孤僻的那一个,孩子的性格很容易被影响到,久而久之孩子内心一定是不健全的。

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好的成长都是通过父母的引导发展得来的。如果在父母这里都得不到该有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在与人接触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些障碍。而且孩子会影响表达,长期的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会让孩子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在交朋友方面也可能会有阻碍,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是第一重任,就要学会把孩子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要忽视他成长的过程,更不要急于去寻求孩子成长的结果。

陪伴孩子是最能够了解孩子一言一行的,而这里的陪伴一定是高质量陪伴,并不是和孩子待在一起就可以。家长不要做那个心在曹营身在汉的人,而是和孩子接触的每一分钟,都要用心去感受,知道孩子在成长阶段所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他人生的道路上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这样的陪伴才是有意义的。要做孩子回忆中最重要的人。

很多孩子不愿意和家长去表达,是因为当出现分歧的时候,家长总是会用暴躁不安的脾气面对,这时则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不安定的情绪,所以,家长要学会先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够保持冷静地和孩子沟通。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学会对症下药,才能够及时的引导孩子。对孩子思想和生活的匮乏,家长要找到正确的方式去弥补。

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话,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家长要学会反思自己知道为什么和孩子的沟通进行不下去,为什么孩子听不进去父母的话,又因为什么导致了沟通不畅,是因为没有很满足孩子的需求,还是对孩子的教育缺失。

成长的必经阶段会有很多的问题。家长在面对孩子成长问题时不要烦躁,更不要急躁。顺应孩子成长的阶段,找到孩子成长中该经历的必然问题,学会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去解决引导,这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虽然爸爸妈妈都要兼顾家庭和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很多人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对孩子的教育便会出现不耐心的情况。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要让这些影响了自己做父母的角色。学会适当地去爱孩子。学会留心孩子的一切去观察孩子,懂得照顾孩子。才能够读懂孩子的内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学会和孩子更好的交流,才能让孩子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

想要让孩子愿意吐露心声,能够和家长心平气和的沟通,更多的是家长要做出让步,教育的修行当中教育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先改变自己才能影响孩子。想要达到对孩子教育的良好效果,要学会改变自身,当家长认识到错误能够接受孩子的时候,才能够和孩子之间有共同的话题,这才能够和孩子成为朋友。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是非常单纯的,孩子的心地非常明亮,只要家长愿意改变每一个孩子,在不同阶段都会用不一样的方式去接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会做智慧父母,找到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我是优优妈妈,分享生活中育儿经验或有任何困惑都可在下方跟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欢迎分享给需要的人!!↓↓↓收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