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废话多”的孩子更开朗,家长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更利于身心

妈妈刚接孩子放学,孩子跑出来就开始不停的说话妈妈,你猜我们今天玩什么游戏了呢?”,妈妈,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吃饺子了”,妈妈,今天张老师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连衣裙,小碎花的”,妈妈,今天朵朵请假了,不知道是她生病了,还是因为心情不好不想来幼儿园”。孩子的小嘴一直从幼儿园门口说到家门口,一下不停,到家后更是将话匣子完全打开,并且,手舞足蹈,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还带模仿。

妈妈说,孩子的话很多,而且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废话,孩子简直就是一个小话痨,很是招人烦。其实不然,小话痨,废话多的孩子大多数内心都很快乐,活的很真实,很坦然,更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识科学学院的教授魏坤琳教授指出,身为父母,我们应当感到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们人生当中一段很快乐的经历。我们现在是孩子的父母,不要忘记我们曾经也是一个孩童,一个少年,我们也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学习如何成为孩子合格的父母。

小话痨,废话多的孩子大都很快乐

关心生活的点滴和细节变化

一般情况下,喜欢说话,而且喜欢讲废话的孩子,都很关心生活当中一点一滴的变化,以及一些很细微的变化,人们的一些变化。今天马路边上的一颗树开花了,明天这可树长出了小小的嫩芽,都会被孩子发现。这种孩子不是无聊,而是关注生活,关注自己身边事物的变化,同时,他们也是在主动的搜寻小新鲜,小快乐。

喜欢与人分享心情和趣事

小话痨,废话多的孩子会主动的与小朋友们讲话,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认为的有趣的事情。

用快乐感染他人同时释放自己的压力

喜欢说话的孩子往往都很笑,而且笑声很爽朗,很幽默。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同时也会让自己内心的不快,压力消失。

其实,很多的孩子并非天生不爱说话,天生性格孤僻,不合群。而是受到父母,家庭,以及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沉默寡言,不敢讲话,说话不利索的。正如宋庆龄所说的,一个父母,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即使这个孩子长大后所学到的,所经历到都会形成孩子的一部分,但家庭和父母的影响依然存在,依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无法磨灭和消失。

不擅长表达的孩子多半这些方面的因素

受到父母性格影响

一个孩子的父母性格都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即使一家人在看电视,吃饭的时候也几乎不说话,整个家庭气氛比较安静。受到这种父母性格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一般情况下也会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不擅长语言表达。

父母经常批评和训斥孩子

还有一些孩子是比较爱说话的,但是,经常被父母训斥,说孩子的话太多,说孩子说的不对,经常对孩子进行各种的批评和训斥。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往往也会渐渐的沉默寡言,不敢表达,久之变成不擅长表达。

经常打断孩子讲话

有的父母很喜欢挑孩子的毛病,孩子讲话时,妈妈嫌弃孩子讲话太快,就会打断孩子,或者听到孩子用词不对,说错的情况下,就会立马打断孩子的讲话,制止孩子的讲话。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慢慢的不敢讲话,或者说话结巴。

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还要一些父母很专制,认为孩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担心孩子在外面说错话,就干脆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亲戚问孩子,你的衣服这么漂亮谁给你买的呢?还没等孩子开口,妈妈就赶紧抢答,我给她买的,商场打折时买的,质量不错,价钱还便宜。

不擅长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孩子,往往内心容易压抑,情绪得不到释放和宣泄,而容易上内火。同时,不擅长语言表达的孩子往往会让自己的交际能力受到影响,不容易被他人理解。

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更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平复心情,舒缓压力

身为父母我们应当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鼓励孩子,引导孩子多说话,让孩子多练习用语言来清楚,准确的表达自己。当孩子能够使用语言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时,内心的焦躁,紧张,不安,喜悦都可以释放,内心就会变得平静下来,压力也会减少许多。

提升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擅长语言表达,很爱说爱笑的孩子往往在到陌生的环境当中后,也可以很快的交到朋友,与陌生的小伙伴打成一片。而这种就是一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同时带动自己交际能力提升的一个良性的连锁反应。将来这种孩子走向社会后也会很快的融入社会环境,融入工作环境,同事之间也更容易相处。

性格更加乐观开朗

爱说话,爱与人聊天的孩子性格往往都是很乐观开朗的。这种孩子往往心里藏不住事,想说就说,想笑就笑,也没有什么烦心的事,即使有也不会太在意,或者整天因为一些琐事而闷闷不乐。性格开朗,乐观的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的几句训斥,而离家出走,不会因为同学之间的小矛盾而厌学,不会因为工作的不快而影响回家的心情。这种孩子内心有积极的,满满的正能量,生活的会更加快乐幸福。

总结

我们人类之所以比动物高级,不仅是因为我们会思考,还是因为我们会开口说话,使用语言表达我们自己,使用语言与人交流。因此,身为父母要把孩子的话语权还给孩子,让孩子使用语言与我们交流,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互动话题讨论:你家孩子是小话痨吗?欢迎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