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教育 | 父母都在混,孩子又凭什么拼 如果父母都在混孩子又凭什么拼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说过一句名言: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父母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却也是准入门槛最低的职业。

想要做称职的甚至优秀的父母,一定要在思考如何教育孩子之前,想好如何自我修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父母的必修课。

如果父母都在混孩子又凭什么拼

01

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

托尔斯泰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在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父母都在混孩子又凭什么拼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对这个社会的最初概念,全部来源于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

你不能用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孩子。

你自己工作上偷懒耍滑,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勤勉正直?

你自己生活里不重承诺,又怎么能要求孩子诚实守信?

你自己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骂骂咧咧,又怎么能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貌?

实际行动永远比干巴巴的大道理更有影响力。

在美国,有两个著名的家族:爱德华家族和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

如果父母都在混孩子又凭什么拼

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

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

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

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

有人提出一个设想:假设珠克家族中的某个人,当他还是婴儿时,就被爱德华家族抱养,那这个人又将变成什么样的人呢?反之又会怎样呢?

我想起电影《小偷家族》里,小男孩多次带着妹妹行窃,片尾警察责问把他俩捡回家的小偷爸爸为何教这么小的孩子偷窃时,得到的回答是我没有什么其他的能教给他们了”。

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一个人是不可能完全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的。

如果父母都在混孩子又凭什么拼

所以请尽量让自己变得优秀,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成为让孩子骄傲的父母。

教育 | 父母都在混,孩子又凭什么拼

02

和孩子一起成长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家庭教育只是父母向儿女单方向地灌输知识和道理,其实不是这样的。

父母也不是完成时,也只不过比子女多活了几十年而已,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在父母子女相处的过程中,不止父母会传授给孩子知识和经验,孩子也会教给父母很多。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儿女共同成长。

而想要达成这一结果的前提,是父母要把孩子置于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例如《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在国外长大,习惯了外国轻松闲适的氛围。

龙应台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也充分地保持着开放,自由的态度,甚至会平等和孩子沟通中西文化的差异。

母子在这样的交流中,了解到彼此不同的看法,拓宽了视角与思维。

如果父母都在混孩子又凭什么拼

希拉里就曾对自己的女儿说过: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应该是一个父母和子女互相把对方当作镜子,把自己打扮得更美好的过程。

如果父母都在混孩子又凭什么拼

03

学习正确的方法

家长在修习为人父母”这门必修课时,除了提升自我,还要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历史上也有不少名人大师,自身事业功绩卓著,但和子女的关系一团糟,自然也谈不上是成功的家庭教育了。

所以说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基础,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这就要求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掌握正确的方法:

1、先了解,再批判。

在否定孩子之前,一定要清楚你否定的是什么。

例如《亲爱的安德烈》中,儿子安德烈一度沉迷嘻哈音乐,甚至一整天都呆在屋子里听音乐不出门,龙应台没有武断地斥责他,而是自己先去了解嘻哈音乐究竟是什么。

经过研究之后,她发现这种音乐有一种抗争和批判的精神,也就理解了儿子的兴趣,还可以跟儿子进行交流。

2、做有边界感的父母。

你可以给孩子提供选项,但永远不要替他做决定。

你不喜欢不等于不正确,尊重孩子和你的不同。

孩子不是你的复制品,让他去做他自己的梦。

不断让自我成长,加上正确的方法,会让孩子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而不是被逼无奈地顺从。

因为你是对的,因为他充分地理解到,听从你的话会让他变得更好,而不是只因为你是爸爸妈妈。

育人先育己,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让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

编辑 | 张萌 审核 | 吴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