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为啥很多孩子小时候亲姥姥,长大亲奶奶?原因是大人们意料之外的 孩子小时候和奶奶亲是不是长大了

孩子小时候和奶奶亲是不是长大了

孩子小时候和奶奶亲是不是长大了

现在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生孩子,除了经济上的问题,就是孩子谁带的问题。如果自己带的问题,完全没这个时间,自己要工作,如果请人带的话,这样对于外人又不放心,现在网上很多对于保姆虐待孩子的新闻,看得心惊胆战,也不是所有人都经济实力请人带孩子。只是还有很多年轻人,迫于年龄的压力,最后还是选择生了孩子。这时候,就只能把孩子给父母带。

在过去,孩子大部分都是由奶奶带的,因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子女都是独生子女,有些老人只有一个女儿,孙子外孙都是一样的。很多姥姥就主动承担起来了带孩子责任,姥姥这样做本意其实想给自己女儿减轻负担,也是对外孙的一种疼爱。

虽然姥姥在带孩子上面付出了精神和精力。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孩子,小时候和姥姥亲,长大之后就和奶奶亲,这个结果让姥姥很伤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呢?

孩子小时候和奶奶亲是不是长大了

一般情况下,姥姥带孩子都是在3岁前阶段。孩子大了上幼儿园了,姥姥就功成身退,自己回自己的家里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没有记忆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只会记得成年的时候的事情。3岁以前的事情,估计大家都不会记得,所以孩子没有之前的记忆,和姥姥不亲也是自然的。

奶奶恰恰和姥姥相反,3岁之后参与孩子的生活。比如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带孩子去逛街,这时候孩子已经有了记忆,长期的相处让孩子有了依赖性,感情上也会更加亲近奶奶。孩子小时候亲姥姥,长大亲奶奶,这是和孩子记忆有关系的。

如果姥姥家近,父母在姥姥家不带孩子的情况,还经常可以去姥姥家,孩子可能还当姥姥是亲戚。倘若离的远的话,可能见面机会都很少,这样的感情自然是得不到维系,可能姥姥对于孩子也是一个陌生人。

除此之外,姥姥和奶奶的管教方式也不一样。很多妈妈想孩子成为一个人人夸赞的宝宝,所以对于孩子教育问题上比较严格。爸爸一般就比较佛系,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也是由上一辈传承过来的。姥姥在教育上会和妈妈比较一致,管孩子比较多,比如不让孩子吃零食,晚上睡觉要刷牙,不能看那么多的动画片。而奶奶对孩子就会比较宠溺,对孩子的要求满足比较多,带孩子买零食,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看动画片,睡觉也是困了再睡。这样在孩子心理就会觉得,顺从他的就喜欢,对他诸多要求的,就是喜欢不起来。孩子的感情比较简单,不喜欢自己的世界条条框框太多,他们会觉得疼爱就是爱,管教就是不爱,这样自然和疼爱的奶奶亲,和管教他的姥姥不亲。事实上,只是孩子小,不懂分辨两种方式都是对自己好,只是姥姥奶奶表达的不同。

姥姥和奶奶的方式虽然都是爱,但是对孩子也不能过于的宠溺。特别是有些奶奶,对于孩子很多无理的要求,也是无条件的满足。孩子长期以往生活在这种环境,就会膨胀,成为家中的小霸王”。在学校里,这样的性格也会延续,变成不容易和别人相处的人。所以对于这样的奶奶,还是要加以劝说,不要太惯着孩子。

姥姥自然也不能过于严厉对还,要松弛有度,过度管教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孩子天性是自由的,要摸清楚孩子的脾气,软硬兼施,这样还更加适应孩子的成长,孩子也会更加喜欢姥姥。

中国的传统的观念,我国是很注重姓氏的,而自古以来,孩子都是跟着爸爸姓,也有少数随母亲姓。孩子虽然很小,这些思想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孩子觉得跟着爸爸姓,爸爸的亲人就是自己的亲人,就是一家人。而妈妈的亲人就只是亲戚而已,不能算是家里人。在传统思想下,孩子会认为姥姥是外人,而奶奶是家里人。这种传统思想很难去改变,而且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思想会更加的根深蒂固。所以小时候和姥姥亲,长大和奶奶亲。

对于这样的情况,父母的引导是有必要的。小孩子小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拥有的思想,主要是靠父母的引导,要用各种例子去说明,家庭成员的关系,姥姥姥爷也一样会疼爱他,长期以往下去,孩子也会认为改变自己的认知,觉得姥姥和奶奶一样也是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