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当育儿遇到养老

育儿与养老冲突吗?对421家庭而言,答案是肯定的,育儿很重要,养老必须的,让夹在中间的2怎么办?

当育儿遇到养老

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现实的,对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来说,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保姆,比如住院看护。对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这笔开销无疑挤占了育儿和家庭的支出,尤其在目前全民注重育儿的时代,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业的重视超过了以往,尽管已经没有起跑线之说,信息时代的知识大爆炸,让人才也呈现出大爆炸,社会上各类优秀人才层出不穷,如果不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去接受基本的教育,保持优异的成绩,学习一两种才艺,得一些奖项傍身,如何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让很多父母抓狂并焦虑,在一二线城市,很多母亲宁愿放弃工作和事业,做全职母亲,就是为了养育一个可以不被社会淘汰的孩子。

在这种境况下,很不幸,主力80后和90后父母遇到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养老问题,两边四个老人,一旦有两个同时身体不适,他们就会忙得团团转,而且必然影响育儿,最糟糕的情况我想简直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

育儿

这是一个日渐明显的社会问题,很多国家比如日本也遇到了,各国有各国的应对,日本倾向于不浪费中坚社会劳动力资源,发明很多帮助老人自立生活的家庭设施,我国相对而言,更多的是探亲假时间的延长等福利政策的调整,还有就是养老院机构的大量诞生,这与每个国家的国情相关,日本可能是劳动力缺乏,政策趋向解放劳动力,我们国家相对人口基数庞大,可以完善养老机构作为缓冲,一定程度上减轻80、90后父母的压力。不过,正像我上面提到的,我们国家太大了,基于传统观念等因素,老人进养老院养老还不甚现实,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养老机构远没有实现社区化,养老压力更多的是在个人肩上,养老问题依然会长期存在,并与育儿问题同时困扰年轻父母。

当育儿遇到养老,正如当火星遇到地球,我们必然面对,必须应对,作为儿女又是父母角色的我们,只能尽量寻求一种相对平衡,甚至必要时为父母作出妥协,毕竟育儿虽然重要,让孩子看到我们回馈父母爱的时刻也很重要,越困难越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越能让孩子们在言传身教中感受德育力量!

1)购买重大疾病商业险

每个人都有得大病的概率,尤其像一些恶性疾病,例如肿瘤,器官衰竭等。这类病,要么不治,一治,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治疗费用。最基层的全面医保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报销非常有限。别说一个普通人家,就是一个中产阶级,一场大病,随随便便就能压垮。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考虑到的。把每个月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老人和自身的疾病保险中,把疾病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真的很必要。

2)让老人老有所乐,父母人老了,心未必老,他们有什么诉求,要多了解,尽量满足,他们满足了,情绪好了,自然也不容易生病,精神头会越来越好,切记不要把老人当成专职保姆,即使父母心甘情愿,也要付给他们物质补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父母好我们才好,我们好孩子才好,尊重父母,满足父母的诉求,让父母快乐,我们才能心安,才能集中精力教育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好的育儿。

养老院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特色,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的下海创业,到现在的全民创业,社会的发展给了我们多种可能性,选择性,也许这个时代的我们,就必须经历多种选择中的选择,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历练,这是一代人的印记,也是一代人必须扛起的大山,为的是有一天,社会实现良性发展,国家以生产GDP行业为基础,带动相关产业和养老院、各层次教育等服务业不断完善,让中产阶层成为整个社会的中坚,实现最稳定的两头尖人群阶层结构,让我们的后代顺利丢掉各种焦虑与惶恐,最大程度地去尊重知识,教育下一代,完成中华民族由外而内的真正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