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学习的天赋真的存在,那么这样的天赋是什么?
我认为,是学习的习惯,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学习的方式。习惯可以被培养,热爱可以被激发,方式可以从他人处习得。学习的天赋,其实远远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稀缺;因为天赋,不等同于智商。
当孩子上了12年学后,有的孩子成绩斐然,可以上一所好大学;有的孩子,却可能连高中毕业,都面临问题。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之间的差距,天赋智商吗?接下来,我们从3个层面来进行剖析。
01 在学校里,孩子的学习方式
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状态,也是迥然不同的。
你会看到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大多数上课的时候都在勤勤恳恳地做着笔记,下课后还能安安静静地把书本收回到书包里,懂事点的更能把笔记最后还看一看,复习复习。
而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同学呢?上课袖手听课,以为自己知识都理解、掌握了;一下课,把书本往课桌中一塞,就溜得没影了。
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不需要大人督促,在学校就能自主完成一些作业。回家还能学些别的。
而成绩不好的孩子,放学后常常作业都要拖到8-9点开始做,做完就要睡觉了。
时间利用的效率,上课听课的习惯、方式,必要的学习步骤是否做到了,就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

02 在家中,平常的规矩习惯
孩子上学前,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
乃至到上学后的低年级时期,孩子很多的学习任务也都需要在家中完成。家里就是我们孩子的另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老师。
当你在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后,才能让孩子发现,一天睡醒过后,早上起来背单词的效果有多么的好。甚至一天的时候,因为精力充沛都被延长了更多。
成绩好的孩子的学习时的专注力,也不是在一个吵闹的环境下就能习得的。学校有学校的规矩,而要让孩子在家展现出专注、良好的学习表现,一样也要有家庭的规矩。
而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孩子成绩的好坏,最后能否成材,甚至和孩子平常练习粗不粗心有关,对待错误的作业检不检查有关。当我们一直在为孩子,寻求更好的学校,外埠教育资源时。
请一定要保持思考,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表现,态度,规矩。

03 孩子自身,学习成长的内驱力
如果说,孩子的学习,总是需要父母、老师的逼迫,那么Ta今后的成长,一旦在失去了外界环境的控制后,比如在进入宽松自由的大学校园时,就会展现出各种问题来。
比较好的情况,可能是孩子找不到学校的目标和方向;而差的情景就是,孩子就像完全失去动力的火箭,坠毁在一片茫茫沙漠之中。
而孩子自己学习的内驱力从哪来?一个需要是外界的意志的同化,一个是需要自身的好奇和热爱。这样,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才是快乐的,幸福的。
我们常说读书很苦,但是在许多优秀的孩子看来,看书、练题、做实验、背诵知识,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他们通过这样的行动所收获的成就感,远远要大于那些背后的辛酸。

这就像一个站在顶峰看过日出的人,再也不甘于在城市的高楼里,观察一抹残阳一样。
越是优秀的人,他们的强大的自信心,渴望优秀的心,就会成为支撑他们不断顽强学习”下的动力。
而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孩子找到这样的内驱力。
精彩文章回顾:粗心是性格原因?衡中数学老师:我用3个技巧,解决学生粗心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8-15岁,请重视1个科目学习!不然很难考上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