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指南

你期望孩子怎样学习?照你说的还是按你做的?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样

家长们都在乎孩子的学习,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都给孩子报了早教班、兴趣班。然而孩子主要的学习对象并不是所谓的老师,而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家长。

你期望孩子怎样学习?照你说的还是按你做的?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样

前几天带孩子去公园,在公园里陪孩子玩的时候,见到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奶奶。小男孩三四岁的样子,显得比较弱小,刚开始都没怎么注意到他。直到从他们身边经过看到孩子手里的东西时,才引起了我的注意。

原来,在他的右手食指和中指之间夹了一个过滤嘴的烟头。当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他用左手托着右手的胳膊,右手夹着放在嘴边的烟头。他一边往前走一边用嘴吮吸手中的烟头,当然小男孩并没有真的吸,而是做着吸烟的动作。如果不仔细看,小男孩就像一个吸烟的小老头。

不知道小男孩从哪里捡的烟头,他用两个手指夹着,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大摇大摆地往前走,他的奶奶跟在他的后面。正当我在想这位奶奶为什么让孙子吸烟的时候,她趁小男孩不注意迅速从小男孩手中抢过烟头,恨恨地摔到了地上。

小男孩见到自己的烟头被奶奶抢走,狠狠地摔倒了地上,他便追了过去,迅速从地上捡起了烟头,并朝奶奶相反的方向跑去。等跑了好远才回过头来。孩子的奶奶见他捡起了烟头很生气,一边追一边训斥孩子,吓得孩子赶紧把烟头给丢了。

当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么小的孩子都学会抽烟了,这怎么了得!不过从他们的行为举止当中不难看出,小男孩不是第一次捡烟头,奶奶也不是第一次扔孙子的烟头。小男孩对抽烟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时半会很难改掉。

《园丁和木匠》这本书里对孩子的模仿有这样的描述:孩子可能对别人提供的信息很敏感,但绝不会被动地被他人塑造。相反,他们会主动地解读并试图理解人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他们还会以复杂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和他们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有时候可能做得比大人还好。

园丁和木匠

作为父母都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而孩子并不是家长说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在很多时候孩子关心的不是你怎么说,而是你怎么做。当孩子对家长吸烟的行为感兴趣的时候,他见到烟头就会忍不住捡起来吸。

孩子的这种行为显然是家长所不希望的,虽然家长也明令禁止不让孩子抽烟,但是就是管不住孩子。其实孩子并不想照你说的做,而是喜欢按你做的做。

上大学的时候有位老师非常喜欢读书,不论是专业上的书籍还是文学名著他都喜欢读。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如果没什么事情都喜欢坐在书房学习。他有一个女儿刚好读高中,这位老师也没有对女儿的学习做过多的要求。在他的影响下,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女儿也学着他的动作坐在他对面写作业。

小男孩

老师的女儿也挺乖巧,如果没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看各自的书,有问题了就去请教父亲,父亲也都能很好地作答。就这样这位老师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高中还没毕业就被保送上大学了。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感兴趣的不是家长的命令和说教,而是家长的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孩子模仿他们的行为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他们已经深刻地理解了这些行为的目的和意义。

所以不要一味地命令和指挥孩子去做什么。如果要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就在孩子面前好好地做自己,把该做好的事情做好,只要孩子对你的行为感兴趣,不用去教他他自动就会做,有时候可能比你做的还好呢!